新疆6000億元煤制氣項目或近期獲批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從有關渠道獲悉,投資近2500億元、由中石化建設的新粵浙和新魯煤制天然氣管道項目有望近期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該項目還有望帶動3700億元的配套煤制氣項目投資。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三季度宏觀經濟仍不能企穩回升,鑒于西部地區煤炭、油氣資源豐富,國家可能加快西部地區重大能源項目的審批速度,在穩增長的同時落實給予西部省份的差別化產業政策。
整體投資逾6000億
“管道項目已報給發改委了,不出意外近期就能拿到‘路條’?!币晃皇煜ぴ擁椖康闹惺耸勘硎?。
公開信息顯示,中石化新粵浙管道擬投資1590億元,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新魯管道擬投資860億元,年輸氣能力同樣是300億立方米。兩條管道建成后,將把新疆煤炭資源轉化成的天然氣輸往中東部各省,由此成為新疆各大能源企業煤制氣項目的外輸大動脈。
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為了落實氣源,中石化將在新疆配套建設20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根據中石化與多方簽署的購銷協議,華能、華電、國電、中電投、河南煤化工、徐州礦物、萬向控股、廣匯能源和新疆勵晶煤業共9家企業的煤制氣項目每年還將提供400億立方米天然氣。
目前,發改委審批煤制氣項目的思路是,優先安排煤炭調出區煤制氣項目,并且項目要與天然氣管道規劃銜接。因此,中石化管道與上述9家企業的煤制氣項目在審批上要經過發改委的統籌考慮,可能同步審批。
相關數據顯示,一個4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的投資額在250億元左右。照此計算,未來新疆600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總投資將達到3700億元,加上兩條管道共2450億元的投資,整體投資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
將改寫西氣東輸版圖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如果進展順利,中石化的新粵浙和新魯煤制氣管道將于2016年建成。屆時,西氣東輸版圖中石油一家獨大的局面將被改寫。
公開資料顯示,中石油西一線年輸氣能力為170億立方米,西二線和即將修建的西三線年輸氣能力均為300億立方米。中石化的兩條煤制氣管道在很多省份與中石油管道重合。這意味著,對于沿途省份而言,今后天然氣氣源的選擇將不再只有中石油一家。
在價格方面,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如果按照每噸150元的煤炭成本計算,新疆煤制氣成本在1.28元/立方米左右。根據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西一線供氣價格為0.522元/立方米,新疆煤制氣并無成本優勢。
但與西二線進口氣相比,新疆煤制氣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據有關機構統計,當國際石油價格為80美元/桶時,西二線進入霍爾果斯邊境的完稅價格為2.20元/立方米,加上西二線全線平均管輸費1.08元/立方米,到達廣東門站的價格至少在3.2元/立方米以上。
目前,西二線廣東門站價格為2.74元/立方米,這意味著,中石油每輸一立方米天然氣給廣東,虧損額至少在0.5元以上。但如果按照1.28元的煤制氣成本加上1.08元的平均管輸費計算,新疆煤制氣入粵后將有近0.4元/立方米的利潤。
由于新疆煤炭資源豐富,煤炭成本遠低于150元/噸。以廣匯能源淖毛湖白石湖露天煤礦為例,其完稅后的煤炭井口價僅為50元/噸。去年12月26日,新的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開始在廣東、廣西試點,其核心是未來國內天然氣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因此,在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普遍被低估的情況下,新疆煤制氣的市場前景廣闊。(王穎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