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正研究銀行理財資金入市
證監會:正研究銀行理財資金入市
雖然A股端午節前出現暴跌,但市場對銀行理財產品資金和養老金入市依然有非常高的期待。
證監會表示,目前銀行理財資金入市正在研究,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炒股未來有望獲得稅收減免。有市場分析認為,這對股市構成長期利好,但短
期市場依然會受到歐債和經濟增速下滑威脅。
“關于引入銀行理財產品方面,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關鍵在于充分揭示風險,并讓投資者自行選擇判斷?!弊C監會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近期投資者關注熱點50問時表示。
不指望短期刺激股市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賀強(微博)此前指出,銀行理財以追求穩健的絕對收益為目標,可以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中國銀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09年至2011年,18家中資托管銀行的托管資產總規模從3.75萬億元升至14.15萬億元,其中銀行理財托管3.89萬億元、保險資金托管2.65萬億元、信托財產托管2.31萬億元、證券投資基金托管2.13萬億元、其他資產托管2.01萬億元。
這意味著,如果按照循序漸進的投資安排,假如首批有10%的銀行理財資金入市,則可以為股票市場增加將近4000億元的投資,可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資本市場發展。
不過,有機構人士表示,政策預期是利好,但等政策真正出臺,市場也基本消化掉了?!耙虼耍@些只是從制度上,給資本市場開源,引導更多的資金能進入股市,不指望短期就給股市帶來多大的刺激?!币晃换鹑耸繉τ浾弑硎?。他還認為,如果銀行理財資金入市,可能會參照社?;鸷捅kU資金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證監會新批準了不少QFII投資股市,其中很多是國外的養老金計劃,而監管層也不斷提倡地方養老金進入股市,但是遲遲沒有動作。對此,證監會表示,一直在積極加快引進長期投資者入市,而且正與有關部門探討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措施。
證監會表示,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的專業機構規模明顯偏小,投資者結構不平衡的現象十分突出。截至2011年年底,自然人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比達到26.5%,企業法人占比為57.9%,專業機構投資者占比為15.6%。但在發達市場,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市值占到70%左右,其中一半是養老金和保險公司等長期機構投資者。而證監會也加快引進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步伐,特別是來自港澳臺的機構和使用人民幣的產品,重點鼓勵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目前,證監會已經將QFII和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分別增加了500億。還要要積極協調完善與市場投資相關的稅收政策,為機構投資者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證監會還透露,目前正在與有關部門探討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稅收減免等方面的措施。
并不代表全投股票
不過,證監會也提醒,養老金入市并不代表百分之百全投股票,投資方向還包括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在內的債市等等。
“養老金入市的確對A股是利好,但國內方面,動作估計比較緩慢,涉及很多利益相關方。目前看,主要是境外的養老金機構對A股的興趣比較大,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此類長期資金投資A股?!鄙鲜龌鹑耸空J為。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安大略省教師養老金、加拿大年金計劃、家庭醫生退休基金、國民年金公團(韓國)、香港醫院管理局公積金計劃等6家境外養老金獲得QFII資格及7.5億美元投資額度。(張忠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