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平均市盈已破998大底 三高發行致批量破發
受外圍股市與國際板消息的影響,A股昨現今年以來最慘烈的一場暴跌,滬綜指失守半年線,連2300點都差點不保。潮水退去方知誰在裸泳,雖然指數距離2008年10月28日創出的1664點大底尚有差距,但個股慘狀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市盈率、破發、破凈、創新低等角度梳理,雖然后兩者陣容相比歷史大底時尚有所不及,但前兩者卻已然比2008年時還要嚴重。
平均市盈率已跌破998歷史大底
目前:滬深3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為11.97倍,滬市平均市盈率低至12.66倍
2008年10月28日:滬深300指數平均市盈率為12.51倍,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3.27倍
雖然目前滬綜指還在2300點區域運行,明顯高于此前的2005年和2008年的歷史大底998點和1664點。但由于當前很多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已大幅高于那時,因而從滬深300指數的整體市盈率看,已經處于歷史最低值附近。數據顯示,在998點區域,滬深300指數曾創造出最低12.8倍的市盈率;在1660點一線時,滬深300指數曾創造出最低12.51倍的市盈率,而后者也是迄今為止,估值數據最低的一個。但根據滬深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滬深300成分股平均市盈率為11.97倍。對于投資者來說,低至11.97倍的滬深300市盈率,基本可以說是2004年以來的最低點。
與此同時,滬市A股的市盈率也降到了歷史最低水平,在2008年低點時,上證A股的市盈率為13.27倍,而如今滬市平均市盈率已經低至12.66倍,差距相當明顯。據wind數據顯示,剔除ST板塊,昨日兩市有141只個股市盈率不足10倍。按證監會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繼續為滬深兩市滾動市盈率最高的行業,加權平均數為35.13倍,其中農業的市盈率為42.14倍,為農、林、牧、漁業市盈率最高的子行業。金融、保險業滾動市盈率最低,加權平均數為8.3倍。
“三高”發行導致批量破發
目前:536只個股破發,占比23.10%
2008年10月28日:338只個股破發,占比22.49%
6月以來,有3只創業板新股搶灘上市,其中有兩只跌破發行價,另一只也僅較發行價上漲了0.66%。在大盤不振下,6月三分之二的破發比例遠遠超過5月時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的10.5%,而這也是目前滬深兩市個股的一個縮影——據wind數據統計,在昨日大盤雪崩后,有536只個股的復權后股價跌破了自身的發行價,在目前有數據統計的2320只個股中占比達23.10%;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2008時滬深兩市破發比的22.49%。
海普瑞,這個曾經充滿神奇色彩的財富故事,如今卻以69.24%的深度破發,位居A股非ST股的破發榜首位。遙想2010年5月6日上市當初,海普瑞達到了榮譽最高點,創造了發行價、開盤價、股價三項最高紀錄,李鋰夫婦一夜間榮登首富,即便洶涌而來的質疑也未能阻攔其一路飆升的股價。然而,2011年4月18日,在海普瑞公布2011年度一季報后,其下滑39.11%的凈利潤使其股價開始一落千丈,一個月時間便從128.35元/股跌落至35.35元/股,下滑幅度達72.46%,此后再也沒有回到原位。如今,海普瑞的光環已盡褪,今年5月8日、9日是海普瑞年度分紅的好日子,但其大宗交易平臺上卻出現1395萬股的大量拋售,致使其股價暴跌8.52%,攪局者疑似高盛。148元/股的史上最貴發行價,僅僅兩年股價便跌落至昨日的21.73元/股(向后復權也僅有45.53元)。記者在wind上看到,有關海普瑞的研報從上市之初的30余篇到2011年的不足10篇,而今年以來,甚至還未有任何一家機構發布報告。
在指數尚未跌回1664點之前,為何A股破發情況相比當時還要更加嚴重?事實上,縱覽那些高居破發榜前列的個股:華銳風電破發65.47%,愛施德破發62.18%,龐大集團破發62.17%,還有奧克股份、寧波GQY、康芝藥業、新大新材、英飛拓等等,一系列以“300”和“002”軍團打頭的個股,幾乎悉數是IPO重啟兩年
多來“三高”發行留下的“后患”。
中小盤股風險疊加
目前:94只個股創新低,占比3.95%
2008年10月28日:228只個股創新低,占比14.66%
國際原油暴挫不止屢創新低,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已逼近每桶82美元,國內成品油進一步降價壓力陡增。受此影響,昨日A股“兩桶油”帶頭殺跌,中國石油跌1.69%,盤中最低跌至9.29元,股價創2007年上市以來的新低(不復權);中石化跌3.13%,股價最低跌至6.48元,按未復權計算也創出了3年多新低。
事實上,不僅僅是“兩桶油”雙雙創新低,兩市已有94只個股在昨日大跌中創下了歷史新低,占A股總數的3.95%。相比2008年10月28日228只個股創新低的情況來看,昨日個股慘狀還不夠“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從風險分布來看,當時和現在皆是中小盤股明顯占據絕對主力。彼時228只新低個股中,中小板占了174只,占比76.32%;而在昨日創新低的94只個股中,中小板和創業板“聯手”占去了82個名額,占比達87.23%。可以看到,相比三年多前,中小盤股的風險已經明顯加大。
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市場的寫照,A股市場自今年一季度后振蕩加劇,尤以創業板為最。到昨日,創業板指跌至711.55點,距離歷史最高點1220.65點已跌去41.71%,而同期A股相差不到20%。即使是最近創業板的反彈也不被看好,在民生證券等機構看來,創業板的估值仍然很高,而洶涌而至的解禁潮也增加了其壓力。
“破凈”陣容有所不及
目前:70只非ST股破凈,占比2.91%
2008年10月28日:184只非ST股破凈,占比13.22%
市場不景氣,什么股票似乎都難逃被資金拋棄的命運,就連號稱A股“賺錢機器”的銀行股也難例外。5月31日交行跌破凈資產4.65元,成為A股歷史上首只跌破凈資產的銀行股。而在昨日,華夏銀行大跌2.75%,收盤價9.54元跌破一季度凈資產9.68元,步上交行的“后塵”,加入破凈大軍。業績“高富帥”,股價卻是“矮窮挫”,這是目前銀行股股價的真實寫照。截至昨日,16只上市銀行股市凈率都已跌至1.5倍以下,除了破發的之外,浦發、中信、北京、中行、深發展等PB都已退守至1.1倍以內。從目前情況來看,大盤如果持續低迷,可能會有更多銀行股加入到“破凈”的隊伍當中。
16只銀行股在“破凈”邊緣掙扎,引發了市場對于破凈股的關注。但事實上,跌入“破凈”深淵的遠不只是銀行板塊,截至昨日,除了資不抵債的ST股之外,還有70只個股破凈,占比達2.91%。從行業來看,造紙、鋼鐵、高速等“600”軍團占據了大半河山。不過,相比破發的盛況,目前兩市破凈潮相比2008年還稍遜色,在1664點低點時,A股破凈數非ST股達到了184只,占比高達13.22%,從鋼鐵到造紙,從紡織到化纖,從醫藥到電子,從能源到家電,破凈股所涵蓋的行業,也比當前要寬闊得多。(徐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