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股市成散戶集中營 富人逃離規避風險
盡管上周A股新開戶數超過10萬戶,已連續三周企穩回升,但是大盤在2400點下方徘徊不前使得股市依然難以吸引大戶資金入市,散戶仍然是A股市場的主力軍。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流通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賬戶比例高達85%,而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賬戶比例更是超過97%,股市已逐漸成為散戶的“集中營”。
散戶成為留守股市主力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4月,A股自然人持倉賬戶數約為5600萬,其中流通市值1萬元以下的賬戶占比35.67%,市值1萬-10萬元的賬戶數49.16%,市值10萬-50萬元的賬戶占12.67%,市值50萬-100萬元的賬戶占比1.51%,市值100萬-500萬元的賬戶49萬個,占比0.89%,市值500萬-1000萬元的賬戶35564個,占比0.06%,1000萬元以上的賬戶17987個,1億元以上的826個。
股市的持續低迷使大戶人數比例出現明顯下滑,即使是散戶,參與股市的熱情也大減。4月份滬深兩市當月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為1823.48萬戶,較3月份減少了420.59萬戶,占期末A股有效賬戶數13482.90萬戶的13.52%,較3月份下降了3.1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4月份有超過86%的個人賬戶并未參與任何交易。
對于散戶成為股市的主力軍,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本報記者表示,這些數據可以有兩個解釋:第一,中國A股市場原本就是一個“散戶市”,而散戶市又是一個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塔底都是“小散”,而塔尖則是“大戶”,小散占絕大多數是散戶市的特點之一。第二,市場持續低迷,是造成散戶投資意愿不足、不愿過多持股的重要原因。
富人為何不炒股
漫漫“熊市”始終不見盡頭,無疑成為股市吸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董登新表示,中國的A股市場仍然是“快牛慢熊”格局,其主要特點是股市暴漲暴跌、個股普漲普跌;牛市總是一步到位地漲,而且往往漲過頭,同樣,熊市則是對快牛漲過頭的對稱性報復,每一次熊市不但跌跌不休,而且經常跌過頭。更何況從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底,正好是上證綜指從3000點向2100點俯沖落地后驚魂未定的時候。因此,散戶出現恐慌性大幅減持,或是少量持股的現象。
此外,分散投資、規避股市風險也成為大戶逐漸遠離股市的一個原因。董登新表示,股市有風險,而在中國股市投資風險可能更大,因為A股市場是一個新興市場,由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散戶與機構普遍存在過度投機心理,并同時放大了市場風險。而作為富人或有錢人,他們理財一般更注重分散風險,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董登新表示,在國外,富人理財方式有許多:開設銀行理財專戶、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風險基金、投資普通證券投資基金、投資債券、投資股票等。而在中國,富人理財可能更傾向于購買豪宅、商業房產、黃金、藝術品、古董收藏等。當然,中國的富人也會涉足一些證券投資,但比例不會太大,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的證券市場不適合長期投資。
完善監管才能吸引資金
事實上,股市只有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才能吸引股民的真正回歸。今年以來,管理層加大了對股市監管和治理的力度。尤其是在監管層加大對金融犯罪、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后,股市過度投機將會大大收斂,股市走勢將會更趨穩定。這有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提升投資者信心,并吸引投資者進入市場。
董登新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系列制度變革,尤其是主板退市制度改革以及分紅政策的規范引導,中國股市正在發生悄悄質變。藍籌股和績優股的估值將會逐漸得到提升,而垃圾股和績差股的估值重心則會不斷下移。因此,股民應該盡早轉變思維、調整投資行為。
“沒有任何國家的繁榮可以由股市的繁榮催生起來,實體經濟的發展才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表示,股票市場是投資者資金分配的一種方式,只有當股民買股票的目的是取得企業的分紅而不是資本利得,中國股市才算是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對于股市改革的方向,董登新建議,中國股市要想模仿成熟股市“慢牛短熊”的運行格局,必須引入多樣化機構投資者群體,并不斷做大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同時,還要引入市場化的上市機制和退市機制。除此之外,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仍然是重中之重,因為只有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才能分散融資、分散投資,才能讓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更長遠、更理性、更從容。當然,這份“從容”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有社會保障提供安全后盾和信心支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