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年以來漲幅全球第二 逾八成股民依然賠錢
網易財經5月22日訊統計顯示,截至5月20日,滬指累計上漲6.60%,漲幅居全球重要股票市場第二。指數漲幅喜人,但根據網易財經的調查統計,逾八成股民今年以來依然賠錢。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奇怪現象依然在A股上演。
A股今年漲幅居主要股市第二 全球第十
截至5月20日,深成指今年累計上漲11.04%,上證指數累計上漲6.60%,以滬指漲幅計算,中國A股漲幅居全球重要股票市場第二。但在全球股指中,滬指漲幅則為全球第十。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6.67%,微超上證指數,排名第一。排名第三的是法蘭克福DAX指數,迄今上漲6.32%。
如果將全球股指統計在內,則A股漲幅排名并不明顯。統計顯示,在全球股市中,埃及股市大漲28.19%居首,越南股市大漲23.72%居第二位。上證指數上漲6.60%全球股市第十位。
逾八成股民依然賠錢
昨日,網易財經發起《A股今年漲幅居全球重要股市第二 你賺錢了嗎》的網絡投票調查,調查顯示,高達81.4%的股民今年以來賠錢,僅11.4%的股民賺錢,還有7.2%的股民盈虧持平。
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奇怪局面,并非今年才有。事實上,在網易財經之前所做的一項調查中,高達84.2%的股民過去十年股票投資總體賠錢。僅9.3%的股民過去十年從股市賺到了錢,6.5%的股民不賺不賠。
之前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公司的調查也顯示,2011年,盈利的個人投資者占參與調查總數的22.05%,虧損的占77.94%,其中盈利3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占2.65%,而虧損3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占22.04%,虧損50%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占11.40%。2011年個人投資者的虧損面與2010年比有擴大的趨勢,2010年出現虧損的投資者占參與調查投資者的48.49%。
股民為何總是受傷
股民為何總是賠錢?
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負責人表示,我國股市近幾年的波動幅度確實很大,大漲之后又大落,就最近兩年來看,由于持續下跌,投資者虧損面較大,特別是中小投資者普遍沒有賺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復雜,最根本性的原因是當前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還不夠合理,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市場約束機制不強,市場運行的體制和機制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目前市場各方密切關注的發行體制改革、上市公司分紅和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等都非常關鍵。市場存在的“新股熱”、新股發行“三高”、“惡炒ST股”、“惡炒小盤股”等現象都與上述制度安排和監管操作方面的問題有關,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對此,監管部門高度重視,正在積極研究解決辦法。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公司的調查顯示,關于虧損的主要原因,62.05%的個人投資者認為是市場內幕太多因而中小投資者比較吃虧,50.55%的個人投資者認為是對市場和公司的基本面把握不夠準確所致,而48.46%的個人投資者認為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充分造成,另有46.19%的個人投資者認為是對宏觀經濟趨勢和國家政策把握不清所致。
人民日報呼吁監管層呵護股民
人民日報認為,相對于基金、券商等機構投資者來說,普通投資者始終處于弱勢地位,股市制度存在漏洞使得上市公司股票容易被上市公司自身、游資及機構投資者所操縱,通過“炒小”、“炒新”、“炒惡”等手段,不斷吸引中小股民買入垃圾股,最終導致慘重的損失。隨著股市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強,管理層保護投資者的決心日益顯現,尤其是在廣大中小股民屢屢遭受損失的情況下,股市制度的設計更應該處處維護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謝百三教授也表示,郭樹清主席最近說股市20多年來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3.4%,意思是股市中有賺錢的。應該說股市中有10%-15%的人是賺錢的,但多數是虧損的。3.4%的年化收益率,就是存銀行買債券也不止啊!所以說中國股民貢獻很大、收益是很低的。管理層應該正視這個事實,千方百計呵護中小投資者,呵護近千億股民。
郭樹清主席支招股民 遵循三大常識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之前表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自然人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達26.5%,但整個市場自然人的交易量占85%以上。散戶在新股認購中占發行股數的70%左右,在上市首日的交易賬戶中占99.8%。加上我國特有的文化習慣影響,市場中注重“消息”、聽信“題材”、聞風炒作、追漲殺跌等現象盛行。中小投資者承擔了新股高定價的主要風險。新股高價發行及與之相關的炒新股、炒小股、炒差股破壞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從最基礎層面上扭曲了市場結構。
郭樹清明確稱:“我們倡導理性投資理念,就是要鮮明地反對"賺快錢、賺大錢、一夜暴富"的投資心態,深入推廣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買者自負"的理念。對大多數人來說,投資股市遵循常識是最可靠的。一是購買績優大盤股;二是適當分散;三是買入價格不要過高。”(張濤)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