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證監會聯手推進國開行金融債跨市場發行交易
日前,國家開發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批成功招標發行120億元金融債券。此舉是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兩個監管部門深化改革、推動債券市場發展和互聯互通的有益試點,受到市場主體的充分關注和積極響應。此舉也為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債券市場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和金融體制改革的要求后,國務院將發展債券市場作為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措施,確定穩步擴大債券發行,促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國開行發行的金融債券原來只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和交易,央行和證監會把推進國家開發銀行金融債券跨市場試點發行和交易,作為完善債券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兩個監管部門確定了到上交所試點發行300億元的額度,共同研究明確了試點發行方案、上市交易安排和監管協調機制,并指導國開行和上交所確定了試點發行辦法和業務規則。在金融債券跨市場發行和交易的改革中,形成改革合力,堅持先行試點,穩步推進,加強制度設計,確保試點工作的成功。
記者了解到,本次首批試點發行兩個品種,其中兩年期品種80億元、5年期品種40億元,均采用招標方式發行,由商業銀行、保險(放心保)機構、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組成的47家承銷團成員通過上交所債券發行系統進行了投標。招標結果顯示,兩年期品種的票面利率為5.8%、5年期品種的票面利率為5.84%,符合市場預期和當前利率水平。兩只債券將于2014年1月7日上市交易。
據悉,市場主體對監管部門完善債券市場體系和促進互聯互通的舉措十分關注,對國開行金融債券跨市場發行和交易積極參與,承銷商在年底資金較緊和市場利率較高的情況下勇躍投標,其他一些投資者也有意愿在債券分銷和上市交易后認購和投資。
業內人士指出,國開行金融債券成功試點發行,是人民銀行、證監會深化債券發行、交易改革的體現,有利于金融資產要素自由流動,為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債券市場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逐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市場主體多方受益。
從發行人角度來看,國開行主要以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可以進一步拓寬發行渠道,充分利用各個市場籌集資金,完善資產負債管理,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從投資者角度,上交所債券市場除機構投資者外,還包括大量個人投資者,按照相關業務規則交易,個人投資者可以投資國開行金融債券,該債券具有準主權信用,具有稅收優勢,投資凈回報較高,使廣大投資者能夠分享投資收益,分享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成果;從交易場所角度,有利于完善債券發行、交易制度,加強互聯互通和業務協作,促進形成統一的債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曲線,夯實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基礎,促進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
(記者 朱寶?。?/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