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3000億元SLO未能紓困資金面 市場仍喊渴
央行3000億元SLO未能紓困資金面,無風險收益率大漲間接推升資金價格
盡管央行20日表示,已連續三天通過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但市場上的資金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早報記者昨日從多方了解到,目前個別銀行的1個月期協議存款的價格已經高達9%上下,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昨日收報近9%,正攀向今年6月20日創下的11%利率高點。
此外,連日來,7天期和14天期Shibor利率漲幅明顯,自12月16日至昨日的6個交易日,上述期限品種分別累計上漲了448.50個基點和385.70個基點,累計漲幅達到102.91%和87.88%,昨日分別收于8.8430%和8.246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央行要求金融機構降杠桿的決心沒有發生變化是資金面持續趨緊的原因。另外,銀行非標產品規模仍在持續擴大也加劇了資金緊張局面,“而以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為代表的無風險收益率的提升正持續加大其他資產對基準收益的敏感性,間接推升資金價格。”
無風險收益率飆升
貨幣基金在年末正競相上演收益率飆升的狂歡。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12月20日,153只貨幣基金中有72只的7日年化收益率高于5%,其中嘉實活期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達到7.26%,匯添富全額寶、廣發現金寶B等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超過6.5%。
可見的是,排名居前的貨幣基金多數專供互聯網渠道。滬上某固定收益人士對早報記者直指,未來互聯網銷售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將長期性地高于傳統的貨幣基金。“傳統貨幣基金的持有者中,機構投資者占多數,月初進月末走是基本特征,管理起來要多考慮流動性。而電商的貨幣戶均規模多在幾千到上萬元之間,持有結構分散,申購贖回相對穩定,基金管理人在投資者上可以相對激進。”該人士稱。
但即便是將傳統貨基列入考量,收益率也頗具吸引力。Wind資訊統計顯示,153只貨幣基金截至12月20日的平均收益率達到4.84%,比11月的7日年化收益均值4.36%高出50個基點,同樣遠超過6月3.56%的均值。
上述人士指出,面對12月可能的流動性緊張,基金公司這次大量降低了短融券的配置,普遍來說貨幣基金目前配置于協議存款的比例都在75%以上,甚至個別接近100%,“再發生負偏離的風險事件可能性不大”。而早報記者昨日獲悉,目前部分銀行1個月期的協議存款價格達9%左右,2個月期為8%左右,3-6個月則在6.5%~7%之間。
收益率普遍高企的情況下,基金公司還在聯合互聯網企業競相“貼現”大打營銷戰,進一步推高無風險收益率的水平。在百度推出的8%收益產品的熱潮過后,網易也定于12月25日與匯添富基金公司推出收益有望超過10%的高收益產品,與之同時,新浪也傳出有意與易方達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公司合作,限額發售目標收益為年化10%的2只產品,另外,天天基金網、數米基金網等專門的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也接連推出目標總體年化收益率8%以上的“理財計劃”。
推高金融資產定價基準
“無風險收益率是金融資產的一項重要定價依據,正一步步推高金融資產的定價基準。”針對年末的貨幣基金狂歡,一位分析人士昨對早報記者指出。該人士認為,互聯網金融給貨幣基金帶來的用戶數激增,是本輪金融資產定價基準抬高的幕后推手。
“銀行現在發了快12萬億元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算是無風險收益率。但最近電商的興起才使得貨幣的收益率也成為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的參照基準。”該人士稱。
根據天弘基金公司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11月14日,余額寶對接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的開戶數已超過2900萬戶,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而支付寶國內事業群總裁樊治銘22日表示,余額寶馬上會超過2000億元。“這意味著僅是增利寶的開戶數就可能已經超過6000萬。過去整個基金市場的開戶數也就兩三千萬,客戶基數大了之后,貨幣基金才成為市場金融資產定價的基準。”
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日前研報認為,貨幣基金將在2-3年內從現有5000億元、6000億元的總規模邁向2.2萬億元的新高度,大致相當于活期存款中的5%,如果達到相應的總規模,擁有足夠多的客戶基數,借助于互聯網的推動,電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將成為重要的全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基準之一。
事實上,貨幣基金已經倒逼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走高之勢愈演愈烈。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產品預期收益率突破6%,更有百款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超過5.5%。
而業內普遍認為,由于資金面并無寬松的跡象,上述現象還將持續。
(作者 施穎楠 陳月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