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債券被下調評級 信用利差分化是大勢所趨
導讀:各大招聘網站顯示,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已發布招聘信用分析師的信息。如一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剛宣布招聘兩名信用分析師,主要職責是對固定收益信用類產品的信用分析、評估;建立信用產品的模擬組合;對公司投資的信用產品及組合進行跟蹤分析;要求具備兩年以上的信用分析研究經驗。
今年很多債券被下調評級,引起基金公司對債券信用評級的重視,不少基金公司開始招兵買馬,大量增加信用分析師人手。據悉,目前有的基金公司債券信用分析師已達到8人。
各大招聘網站顯示,目前不少基金公司都已發布招聘信用分析師的信息。如一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剛宣布招聘兩名信用分析師,主要職責是對固定收益信用類產品的信用分析、評估;建立信用產品的模擬組合;對公司投資的信用產品及組合進行跟蹤分析;要求具備兩年以上的信用分析研究經驗。
二季度,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也在招聘債券信用分析師,同樣要求受聘人員從事債券投資研究工作在兩年以上,并熟悉固定收益信用評估的框架、方法和模型,能獨立進行固定收益產品信用評級。還有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在招聘這類人員,有些要求從業經驗達到3年及以上。
而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該公司一直很重視信用分析師,一直在招聘這類人員,目前該公司已有8名信用分析師,專門針對債券信用情況進行評級,且分為初評和復評,能基本覆蓋到所有信用債。
據了解,目前一些固定收益領域比較強的以及大中型基金公司,信用分析師一般平均三四人左右,多則五六人,而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只有一兩人,且沒有專門的債券信用評級系統。不過,從目前情況看,多數基金公司認為,未來債券被調降評級可能成為常態,信用風險增大,逐步重視債券的信用評級,對這塊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1至7月債券市場主體評級下調總數為52家,因此也引起債券市場大幅調整。業內人士表示債券降低評級,對債券市場長期發展是好事。而且,未來信用產品一定會出現違約樣本,信用利差分化是大勢所趨,債券的信用分析將起到關鍵作用。
(作者:方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