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上市催生債券ETF“新玩法”
導讀:國泰基金固定收益總監裴曉輝表示,國債期貨作為一個新的投資工具,基金肯定也必須參與。其中專戶的形式更靈活,未來肯定會推出針對國債期貨的專戶產品。而公募基金面臨的限制更嚴格,而且要考慮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可能會更慎重。
國債期貨有望于本周五正式上線,有基金公司表示,未來國債期貨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無論公募還是專戶,肯定會參與。不過,目前針對公募基金參與國債期貨投資的正式規定還未出臺,所以基金公司步伐會落后于其他機構。
債券ETF市場將更活躍
基金對于參與國債期貨躍躍欲試,但是礙于目前還未看到基金參與國債期貨投資的相關規定,參與進度可能會落后于其他機構。有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在證監會出臺具體規定前,公募基金還不能參與投資,專戶的進度可能更快一點。
國泰基金固定收益總監裴曉輝表示,國債期貨作為一個新的投資工具,基金肯定也必須參與。其中專戶的形式更靈活,未來肯定會推出針對國債期貨的專戶產品。而公募基金面臨的限制更嚴格,而且要考慮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所以可能會更慎重。
對于國債期貨上線后對國債ETF等產品產生的影響,裴曉輝認為,會增加國債ETF的交易量,具體多大還需拭目以待。但國債期貨推出后對未來產品創新更有意義,有利于債券市場的發展和債券基金的多樣化。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研究員鄧欣雨也認為,國債期貨的推出豐富了投資者的投資管理工具,有利于整個債券市場的發展以及債券相關產品的發展;利用國債期貨能夠對沖債券類資產的利率風險,可使投資者在債券資產上的投資更容易實現穩步增值。參與債券類資產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就是通過債券ETF實現,這會推動投資者對債券ETF的需求,增大債券ETF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活躍債券ETF市場。
但裴曉輝同時指出,國債期貨上線后對ETF的挑戰更大。第一,國債ETF如何與國債期貨的對接,國債期貨波動大時會對國債ETF產生怎樣的影響,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第二,系統的挑戰。未來交易頻率和節奏會加快,對基金公司的系統、人員都是挑戰;第三,未來國債期貨如果日均交易幾百億元甚至千億元,屆時對國債ETF的規模需要也增大,這會帶來基金管理難度的增加。
催生債券ETF新“玩法”
國債期貨推出后,將催生債券ETF的新“玩法”,無論對于機構還是個人,均能結合債券ETF和國債期貨衍生出一些新的投資策略。
基金經理認為下半年市場仍表現為結構性行情,看好TMT行業。
裴曉輝介紹,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利用債券ETF與國債期貨,可以做期現套利和交割。期現套利的原理是,通過比較最便宜可交割券(或其他可交割券)與經轉換因子調整后國債期貨價格間的差異(基差),利用到期日兩者價格趨于收斂的規律,進行相應的買入基差/賣出基差操作以獲取無風險收益。具體來看,針對國債ETF的一籃子可交割券組合,利用市場行情數據,實時計算國債ETF相對各國債期貨合約的基差。當國債ETF作為一個組合的基差為負時,買入國債ETF現貨,同時賣空相應數量的國債期貨合約;當基差為正時,融券賣空國債ETF現貨,同時買入國債期貨,持有組合到期后完成交割。
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更多,例如基差交易、杠桿交易、高頻交易等?;罱灰椎幕驹砼c期現套利一致,也是通過觀測基差,對其變化趨勢進行判斷,不同于期現套利的持有到期操作。針對國債ETF的一籃子可交割券組合,利用市場行情數據,實時計算國債ETF相對各國債期貨合約的基差。通過對于基差的歷史均值的分析,預期組合的基差會擴大時,買入國債ETF現貨,同時賣空相應數量的國債期貨合約,預期組合的基差會縮窄時,融券賣空國債ETF現貨,同時買入相應數量的國債期貨合約,根據基差波動方向及市場情形及時平倉。
利用國債ETF對接國債期貨具有一定的優勢。國債ETF的進入門檻較低,最小交易金額為1000元,最小申贖單位為100萬元,相對于銀行間交易1000萬元門檻,可以幫助無法在銀行間交易的個人參與國債期貨;流動性保障,良好的流動性能幫助投資者把握住大多數時間內出現的機會,國債ETF可以在T日完成買入、確定份額、贖回、獲得可交割現券。尤其對于基差交易來說,流動性保障很重要,國債ETF的優勢突出;可實現買入/賣出雙向套利,把握更多套利機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