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首募規模越發越小 基金公司越小越發
導讀: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債券基金的平均首發規模僅為8.18億元。考慮到8月份還剩下四天時間,債券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數據顯示,自2月新債基平均首募額達到35.72億元的高點后,新債基平均首募額逐月下滑,3月至7月債券基金平均首發規模分別為27.61億元、26.03億元、19.13億元、16.04億元、10.95億元。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債券基金的平均首發規模僅為8.18億元。考慮到8月份還剩下四天時間,債券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黑天鵝”頻出,債基行情有所減弱,相對于股基的長期疲軟,債基表現還算不錯,截至8月28日,今年以來已有101只債基成立,首募額達到2214億元,平均首募額達到21.92億元。從單月發行表現看,雖然債基首募規模越發越小,但基金公司越小越發。
5月,債市經歷了打黑風暴,6月又遭遇了“錢荒”,到了7月份,地方政府債務核查,信用債評級下調事件頻發,大量中低評級信用債遭遇拋售潮,個別債券價格下跌近30%。財匯數據統計,截至8月26日,今年以來市場上共有44只信用債遭到評級下調。其中,僅6月份就有27只;而在2007年至2012年的六年間,共有21只債券被下調評級。今年評級被下調的債券數量創出歷史新高,被上調的信用債數量更是達到208只,超過2012年債券牛市時的158只,同樣創出歷史新高。
債市投資風險的暴露對新債基募資規模產生利空影響。數據顯示,自2月新債基平均首募額達到35.72億元的高點后,新債基平均首募額逐月下滑,3月至7月債券基金平均首發規模分別為27.61億元、26.03億元、19.13億元、16.04億元、10.95億元。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債券基金的平均首發規模僅為8.18億元。考慮到8月份還剩下四天時間,債券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債券基金經理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資金面仍是決定債市后市走向的主要原因。從公開市場操作來看,央行已經連續12周向市場進行凈投放或“零投放”資金。此外,從債券的絕對收益水平來看,部分品種已經回到年初的水平,部分七年AA的品種收益率達到6.7%-6.9%。
Wind數據則顯示,今年以來債基業績分化嚴重。截至8月28日,債基之間相差達到了15%。其中天治穩健雙盈基金的收益率今年以來達到13.544%,此外,華富旗下的收益增強A和B收益均超過10%,申萬菱信可轉債基金的收益同樣為10.242%。與此相反的是,博時轉債C則為-2.956%,有14只債券基金收益為負。
盡管債市行情轉弱,但債基發行數量并未受影響。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有42只基金正在發行,其中債券基金就占據了26只,數量占比達到61.9%。
對于后市走向,富國基金認為,隨著債市調整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債券開始顯現出投資價值。Shibor官網數據也顯示,7月1日至8月22日的平均利率已升至3.33%,其中8月22日報收在3.35%。國海富蘭克林日日收益基金經理胡永燕表示,從目前的信用利差看,高信用債比低信用債的性價比更高。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