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次自行招標發行112億元地方政府債券
導讀:“只要公開透明,債務資金用途明確,執行嚴格的預決算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和審核,這樣的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而且也能有利于舉債主體的慎重決策。唯有打開正門,才能堵住旁門。”山東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教授李齊云認為,這次籌集的資金,由過去多用于生產發展向公益事業轉變,加大對改善民生的投入,有利于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良性發展。
山東省財政廳8月16日發布公告稱,將于8月23日自行招標發行總額112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這是我省首次自行組織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2009年,國務院首次批準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所有地方政府性債券都由財政部代為發行。2011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上海、浙江、廣東、深圳4省市成為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今年7月,財政部印發《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山東省和江蘇省首次獲準自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所謂自行發債是指試點省(市)在國務院批準的發債規模限額內,自行組織發行本省(市)政府債券的發債機制。記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此次我省地方政府債券借用“財政部國債發行招標系統”,面向2013年山東省政府債券承銷團采取市場化招標方式。承銷團成員均出自2012—2014年記賬式國債承銷團名單,由包括7家主承銷商在內的18家承銷商組成,省財政廳與承銷團成員簽訂債券承銷協議。23日進行投標,招標標的為利率,采用單一利率發債定價機制,全場最高中標利率即為當期山東省政府債券票面利率,各中標承銷團成員按面值承銷。山東省政府債券的債權確立實行見款付券方式,承銷團成員不晚于繳款日將發行款繳入國家金庫山東省分庫。本期債券由山東省財政廳支付發行手續費。
省財政廳政府債務管理辦公室副調研員劉為民介紹說,此次發債,是對2009年國務院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進一步延伸。經國務院批準,今年全國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500億元,較去年增加1000億元,其中山東省(不含青島)112億元,較去年增加33億元。財政部于今年4月份下發通知,對債券資金使用安排提出了具體要求,我省債券額度分配意見和使用投向,已按規定程序,分別報經省政府和省人大常委會批準。按照《地方政府債券預算管理辦法》和財政部有關要求,我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將圍繞保障改善民生和支持經濟結構調整,集中用于各級政府確定的重點公益性建設項目支出和中央投資公益性等項目地方配套支出。其中,省級留用的債券資金,主要用于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的獎補支出。所有債券資金全部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管理。
就山東省首次自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事宜,省財政廳國庫處調研員張建華進一步解釋說,“財政部代理發債只有3年期和5年期,自行發債增加了7年期債券,試點省(市)可以選擇5年期和7年期各占50%,這樣也符合財政部每種期限債券發行規模不得超過本地區發債規模50%的規定。期限(7年)的延長,不僅增加了政府債券資金的存量規模,同時自行發債也有利于我省提前積累自行發債經驗,樹立山東金融強省形象。”
“只要公開透明,債務資金用途明確,執行嚴格的預決算制度,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和審核,這樣的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而且也能有利于舉債主體的慎重決策。唯有打開正門,才能堵住旁門。”山東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教授李齊云認為,這次籌集的資金,由過去多用于生產發展向公益事業轉變,加大對改善民生的投入,有利于促進我省經濟結構良性發展。
山東省政協常委、省審計廳特邀審計員、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侯風云建議:“此次通過地方自行發債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和公益性項目的建設投入,關鍵是要落實行動,跟蹤資金的流向,以確保合乎政策規定。使用過程中要嚴格違規審計,項目完成后嚴格績效審計。”侯風云教授還進一步談到:“保障性住房有利于進一步解決住房剛需,緩解購房壓力,間接促進居民提高消費水平和文娛健康支出,拉動省內經濟需求,這正是調結構、惠民生的有力體現。”
(記者 姜宏建 劉珅 通訊員 王海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