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基金投資經理江源:做債券的價值投資者
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建信基金專戶投資經理江源說,重要的是結合市場境況和客戶的風險投資偏好,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就像權益投資中的價值投資,個股的價格沒有絕對的高低,而相對自身價值的高低,決定了它的投資空間。
與公募產品不同,專戶產品因為客戶比較集中,在產品投資期中,常常需要和客戶溝通,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不斷變化策略。比如,熊市要保障絕對收益,牛市則又追求相對收益。同時,還要嚴格地把控風險,保證流動性。
“這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總結從銀行理財產品經理到成為基金專戶投資經理一年多來的工作心得,江源說,“每天早上都會重新開始一場戰爭,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但是,投資需要信心。每個人心中都有兩個小小的惡魔——貪婪和恐懼,而你要做的就是戰勝自己。”這是江源的心聲,也是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名言。
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美聯儲6次降息,當時大多數人判斷美聯儲不太可能繼續降息,但是比爾·格羅斯的判斷與眾不同,他堅持認定,聯儲還會繼續降息。最后,事實正如格羅斯的預測,美聯儲又5次降息。江源說,投資是一個主動判斷的過程,你要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分析邏輯,而信心來自于完善的體系。格羅斯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有時候顯得很固執,是因為他有一套不同于市場的投資價值判斷體系。
每個固定收益投資經理都有一套自己對市場、對宏觀、對個券的把控邏輯。江源說,對于債券研究來說,既有定量分析的部分,如經濟基本面的增長、通脹、政策面的分析,如對債券供給和資金面的分析,如對歷史規律的分析;也有定性分析的部分,如對市場情緒的分析。就像當前市場,今年以來經濟增長和通脹沒有大的波動,但是資金面的松緊極大地影響了市場情緒,從而影響了債券的走勢。
與眾不同的是,江源的框架中,不僅有自上而下的部分,隨著信用債的擴容,她對于債券自下而上的分析也逐漸加重,這包含了對個券的收益率、風險和流動性的分析。她說,中國還未真正發生過債券的信用風險,但是發生風險的概率正在增大。
江源強調要透過數據分析看清數據背后的邏輯,這是宏觀判斷中見真功夫的時刻。有什么更好的辦法,縮小這個判斷過程的不確定性?江源喜歡情景分析法,將各個條件和可能發生的情境帶入,排列組合之后,與歷史境況進行比較,這樣可以為政策或者經濟狀況變化劃定一個空間,再依據這個判斷個券的收益率空間。
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市場總有牛熊之別,在熊市空間中,如何騰挪?江源不否認左側交易很難,但是這也恰恰是債券市場“價值投資”的好時期,因為一旦市場預期一致時,再以比較好的價格買到具有估值優勢的債券就不容易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