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集合債發展遇阻 募集資金僅52.02億元
自2013年4月的2013年云南中小企業集合債券(下稱“13云中小債”)發行后,集合債今年的發行再度“沉寂”。7月31日,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面世以來,僅有13只集合債券發行,募集資金僅52.02億元?!?/font>
集合票據作為另一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工具,2009年推出以來,僅募集資金277.87億元,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可謂杯水車薪。
上海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首先打捆發債融資的模式,過于依賴地方政府的協調推動作用,并非完全市場化的機制設計;其次由于協調的成本高,時間周期長,并且銀行、券商的承銷費率微薄,在每年0.3%-0.5%左右,承銷機構的推動力不強?!?/font>
針對集合債面臨的困局,近日發改委下發通知,要求提高審核效率,擴大集合債券的發行規模。但政策效果有待觀察?!?/font>
集合債規模遲緩
13云中小債由昆明工信委和昆明產業開發投資公司牽頭,昆明川金諾化工股份公司等6家中小企業組成聯合發行人。
其發行規模4億元,期限6年,債券信用評級AA+級,發行利率為7.6%。記者獲悉,云南中小企業集合債的第二期發行工作已經啟動,同樣由昆明產投公司與昆明工信委牽頭。值得注意的是,13云中小債是今年唯一發行的中小企業集合債券,該品種在2012年也僅有4只發行,發展速度相當緩慢?!?/font>
在債券市場,目前中小企業比較成熟的直接融資工具主要是中小企業集合債、集合票據兩種,它們分別在2007年、2009年正式推出面世。前者由發改委主推,后者是由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負責。
兩者模式很相似,都是通過統一組織、增信,打包發債的方法,解決單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規模小、成本高等難題。不過這兩種曾被市場期待的工具,交出的成績單并不理想?!?/font>
本報不完全統計,自2007年以來僅有13只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發行,僅募集資金52.02億元,103家中小企業獲得直接融資。從期限上看,基本是以3年、6年期為主,債券信用評級也集中在AA和AA+兩個級別,由當地的國企、國資擔保公司進行擔保。如13云中小債的擔保人就是昆明產業開發投資公司?!?/font>
不僅如此,中小企業集合債的融資成本接連上升。以AA+債券信用評級的品種為例,在2011年時發行的利率成本為5.03%,到了2012年上升至7.15%-7.58%左右,2013年則進一步升至7.60%。
“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較少、抵押物不足并且反擔保能力差,沒有足夠條件滿足增信需求,這些都會給債券發行帶來嚴峻挑戰。”浙江一位城商行高管稱,因此需要外部的擔保增信支撐?!?/font>
上述券商投行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集合債券的擔保費率一般是募集資金規模的1%-1.5%左右。因此僅利率、擔保費兩項,成本已達8.6%-9.1%左右,最高相當于5年期以上貸款基準利率上浮近40%?!?/font>
違約事件頻發
7月初,福建省寧德市2013年度第二期區域集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規模為1.3億元,期限為3 年,發行利率為5.75%,發行人福安市萬利漆包線公司、福建鑫久鋁合金壓鑄公司兩家中小企業?!?/font>
這款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工具,正是在吸取集合債經驗的基礎上,由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2009年推出的。與集合債券相比,其改進在于募集資金用途限制較少;發行周期較短,與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類似;采用注冊制;地方政府出資建立風險緩釋基金等?!?/font>
不過,本報不完全統計,在2013年共有23只集合票據發行,募集資金規模49.9億元,從存續期限上看,基本都在2-3年?!?/font>
與集合債券相比,集合票據的債券信用評級較高。今年以來發行的品種中,基本都是AAA評級,融資成本基本在5.3%-6%?!爸饕峭ㄟ^擔保增信來達到3A債券信用評級,降低發行利率。”一位城商行交易員向記者表示。
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2009年至2012年的4年間,共發行87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提供227.97億元的直接融資,其中不少品種只有1年期?!?/font>
不僅如此,集合票據的風險事件頻現。就在7月18日,發行人寧波太平洋海運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BB降至BB。而另一家發行人安徽精誠銅業的主體信用評級,在此前也由A-調下降至BBB+。
在集合票據的歷史上,還曾發生過3起發行人的違約現象,最終由擔保方進行兜底。其中在2012年末接連發生北京康特榮寶電子公司、哈爾濱惠佳貝食品公司無法兌付本金、利息的事件。另外,在今年4月底,11常州SMECNⅡ001的發行人之一高力彩鋼也因關聯方貸款逾期涉及訴訟導致停產,最后只能提前兌付6000萬元。
上述交易員向記者表示,經過多次的風險事件后,現在對集合票據品種,除了要求有擔保外,更看重發行企業的質地以及擔保方實力?!?/font>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集合債、票據的規模始終徘徊不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發債過程中組織協調難度較大,需要依賴地方政府強力推動;二是銀行、券商等承銷費率微薄,在0.3%- 0.5%/年左右,因此承銷機構的推動力也不強?!?/font>
“允許小微貸款特色的銀行,通過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獲得更多資金來源的方式,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更為現實?!鄙鲜龀巧绦懈吖苷f,其所在銀行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較上年末增加1萬多戶,增幅21.6%,并且貸款額度已經用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