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發改委要求不一 企業債自查或需2~3個月
企業債專項核查已進行一個月有余,但自查報告上交的期限尚未統一。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各地發改委相繼出臺了指導意見,對核查的詳盡程度和時間截點要求各不相同。
目前華南地區項目眾多的券商仍處于自查階段,新企業債發行暫緩。而部分上海券商項目自查報告已提交完畢,等待地方發改委核查。
各地發改委要求不一
“借用監管層的一句話:70%~80%的企業債都進行了財務包裝,‘包裝’是委婉的說法。”上海一家券商的固定收益部承銷總監李峰(化名)認為,對企業債進行核查是有必要的。
5月底,券商開始企業債自查工作。據記者了解,地方發改委也針對專項核查出臺了指導意見,但對自查的要求、何時上交自查報告的要求卻不盡相同。
李峰告訴記者,自企業債專項核查啟動,他手上收到包括廣東、江蘇、湖南等7、8個地方發改委的指導意見,有些是以會議紀要的形式,有些則以文件形式作出有關安排。
根據此前國家發改委的通知,申請發債企業資產、利潤等財務指標的真實性是核查的重點內容?!柏攧罩笜说恼鎸嵭院湍技Y金的應用是兩大重點,其他方面自查也需覆蓋。”一家華南券商的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介紹稱。
部分發改委文件將發債企業的名單悉數列出,要求評級低于AAA和AA的項目必須提交自查報告,無論這些項目何時發行。據悉,湖南發改委的要求最為詳細。
李峰解釋道:“從指導意見可以看出各省從嚴核查的決心。”
自查或需2~3個月
“我們只有幾個企業債項目,加上前期篩選項目的時候就很嚴格,這次專項核查執行得很快,已將自查報告全部上交給地方發改委,下一步是等待核查。”李峰透露。
而由于項目眾多,華南一些擅長企業債承銷的券商目前仍處于自查階段。一位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稱,企業債的發行節奏明顯放緩,其團隊6月幾乎沒有新項目發行。
上述人士稱,由于各地發改委的要求不盡相同,這樣各地的項目執行起來標準也不一樣。加之一些地方沒有明確給出自查報告上報的時間,自查進程便主要取決于券商自身。
“有些地區要求6月底完成自查,但項目多的券商根本不可能完成。我估計,自查階段將耗費2~3個月?!?楊慶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