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出手投入資金 意在穩定拆借市場情緒
導語:昨日下午郵儲銀行開始向有資金需求的銀行拆出資金,但是交易量很低且資金拆借價格有較大上浮。某地區性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負責人把此次流動性危機定義為“如何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真實演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史堯堯“今天同業市場拆借與往日相比較為順暢。我認為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稱“郵儲銀行”)在向同業市場投入資金。”6月26日,在結束一天工作后,某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部的總經理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另據某參與郵儲銀行資金拆借交易的人士告訴記者,昨日下午郵儲銀行開始向有資金需求的銀行拆出資金,但是交易量很低且資金拆借價格有較大上浮。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26日表態將維護貨幣市場穩定,中國銀行間市場隔夜及七天質押式回購利率分別下行28.02個基點和14.92個基點至5.5468%和7.2877%,而14天則小漲38.66個基點至7.3314%。不過非隔夜的一個月內期限資金供不應求。
一位接近郵儲銀行的人士表示,據他了解,此前監管機構曾對資金較為充裕的郵儲銀行實行資金拆借窗口指導。“具體措施是,限定其交易時間和交易方式。”他解釋道。
他認為,郵儲銀行“入市”的影響更多顯現在心理層面。由于實際交易價格并未有下降,因此對于拆入資金的金融機構的盈利并無實際幫助。
回顧自端午節假期后的銀行間拆借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某地區性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負責人把此定義為“如何防范系統性風險的真實演練”。
“從整體市場流動性層面上看,在外匯占款高增長、個人和公司投資意愿下降的資金回流銀行的大背景下,過去3個季度的流動性異常寬松。由此,資金寬裕的銀行開始加大資金拆出力度以此來賺取利潤。但資金交易也要占有銀行資本風險權重,因此在2013年度半年報將至之際,各家上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均有降低交易量以此提高資本金水平的需求。為此他們由原來的資金拆出大戶變為吸收資金大戶;另一類銀行為非標準資產出表需求的銀行,此類銀行對于之前監管機構下發的有關于銀行非標準資產要求的‘8號文件’心存僥幸心理。”該負責人稱,“在確認監管政策不會就此放松的情況下,他們開始在市場尋求買家。而這兩點所牽涉的資產規模龐大需要大量資金配合,在央行并未按照往常輸入流動性的客觀事實下,有資金需求的銀行開始紛紛抬高拆借資金價格,以求自保。”
在他看來,監管部門是在將此作為銀行系統風險壓力測試來進行實際操作,以此來探究市場流動性的高低以及銀行防范流動性的能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