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難承拋壓機構整體看淡下半年
把債券賣出去,在最近兩天內成為不少債市交易者不得不完成的工作,而他們發現,完成這項工作比起平時艱難了許多。
相較6月20日流動性最為緊繃的一天,市場情緒似乎已經有所緩解,但流動性緊張的局面依舊在持續。昨日,回購利率較上周四周五有明顯下降,但依舊處于相對高位。昨日,1日回購利率收報6.65%,下跌224BP,但7日回購利率收報7.56%,上升206BP。
回購利率居高不下,加劇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贖回。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截至昨日,多只貨幣基金的贖回量超過了50%,一些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的債券基金贖回比例也超過了30%。
盡管這些基金都有一定的流動性安排,但這些安排遠不足應對如此大比例的贖回潮,由流動性導致的爆倉危機使得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無法再顧及收益率指標,基金經理和交易員時刻關注基金的流動性變化,隨時準備拋售手中的債券。
與之相比,敢于在這一階段接盤債券的機構數量極少,供求的失衡加劇了債券價格的下跌。一位債券基金經理告訴本報記者,盡管債市,尤其是一些短融、金融債的收益率不斷攀升,但近期債券依舊“賣不掉”。除了大家的資金都較為緊張之外,即使資金寬裕的機構,也擔憂債市的下跌可能持續而不敢貿然接盤。此外,持有債券的保險機構對債券的走勢也不樂觀,他們甚至先于基金開始拋售債券。
昨日,除了部分國債、央票和固定利率指數表現平穩或有小幅上漲之外,市場上主要的債券指數悉數下跌,其中,中證分離債指數下跌接近1%。
流動性引發債市的低迷已傳導至發行市場,昨日,紫金礦業可轉債完成日延期至8月中旬,國開行也宣布取消25日增發定存浮息債。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流動性危機之前,多種因素已使得機構投資者對下半年的債券市場就多持不樂觀的態度。譬如,匯添富基金經理陸文磊表示,受到上半年債市核查的影響,很多發行項目處于暫停階段,預期下半年會開閘,這將會給債市造成一定壓力。(賈華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