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差幅度大于國債 企業債指數產品更具吸引力
本周一,國內首只企業債ETF博時上證企債30ETF正式發行,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趙云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證企債30ETF的創新之處在于對原有的債券指數基金引入交易所交易的屬性,為投資者提供了高效進出市場的工具,同時較原有債券基金投資更加透明化。這只基金產品將固定收益基礎資產組合和杠桿功能分離,增強了投資者自身的靈活性。”
價差幅度大于國債
企債30ETF更具吸引力
《證券日報》:企業債波動大,價差幅度可能會大于國債,未來博時上證企債30ETF對私募以及券商等機構投資者是否更具有吸引力呢?
趙云陽:目前參與國債ETF的投資者有很多種,基于不同的投資目的,采用不同的投資方式參與。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如私募和券商等,采用折價套利方式參與,但對基金管理人的基金份額是相對不利的,參與這樣投資方式的投資者,通常需要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打通的機構;對于日內交易和趨勢交易的投資者,主要是進行價差交易,這也讓產品的“T+0”功能體現的淋漓盡致。多種投資者不同投資方式的交錯,讓國債ETF的二級市場的交投活躍度超出投資者之前的預期。
由于去年的債券投資高杠桿化,使得今年券商考核的資金成本較高,對于部分中小券商來講,國債收益率滿足不了其收益目標,而從國債期貨的角度考慮,投資者是可以參與國債ETF的。對于企債30ETF,其標的指數的歷史年化收益超過通常意義上的場內融資成本,2010年至2012年間,3年的年化收益率為6.12%,2012年的年化收益率為6.66%,故投資者配置企債資產是有一定積極性的。企債30ETF基于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理念,對于個人投資者也可以場內方便地投資于企債市場,分享企債的投資收益。
博時上證企債30ETF的交易費用低于場內企債的交易費用,更低于上市交易的股票和股票ETF,主要是交易所發布公告對于場內交易的債券ETF暫免經手費和流量費,對于高頻交易的投資者相對降低費用成本。
低價位拿券
企債30ETF此時建倉有利
《證券日報》:目前由于流動性依然偏緊,流動性不足對債券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請問此時發行上證企債30ETF是否會對該只基金募集份額產生影響?
趙云陽:對于基金的發行時點是相對較難控制的,任何階段發行基金都有其兩面性。當下流動性偏緊的背景下發行企業債ETF基金,對于換券的參與者,基金管理人在進行對價交換時,有一定的還價能力。同時由于資金的偏緊,可能會降低現金認購的占比。
但整體來看,基金成立后,當前的市場環境會對基金建倉較為有利,以相對合適的價位去拿到部分債券。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由于當前權益類資產表現相對低迷,投資者可以配置企債30ETF這樣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相對權益類資產的風險較小。
個券流動性
不影響ETF二級市場流動性
《證券日報》:作為首只企業債ETF基金,博時上證企債30ETF,未來如何控制可能出現了流動性風險?
趙云陽:目前市場上交易所場內的國債和信用債流動性相對股票略顯不足,但近年來其流動性已有所改善,投資者也越來越關注并參與到場內債券市場的投資中來。
對于組合投資的債券ETF來說,首先,現在投資者的一致預期是ETF的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度可能會優于單個債券的交投。其次,ETF投資組合個券的流動性與ETF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業內也在探討。ETF的流動性主要是由二級市場參與者相互博弈決定的,國債ETF上市后的表現情況給我們提供一定的參照依據。個券的流動性僅在ETF投資組合定期調倉和日常微調時有所體現,一級市場日常的申購和贖回,主要是按照籃子進行現券的非交易過戶和基金份額的增減確認,不受個券的流動性限制,日常申贖方面較普通債券基金有一定的不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