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整頓債市“再出手”
日前(6月4日),多位機構人士透露,中央結算公司已通知其結算成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債券交易時,需采用DVP結算方式(券款對付),廢除見券付款、見款付券債券交易結算方式。6月17日前不能提交相關材料的結算成員將被禁止交易,9月底前必須完成所有賬戶開通。業內人士預計,從10月起,銀行間債券市場將只剩DVP結算方式。
此消息尚未得到中央結算公司回應。“目前采用DVP結算方式的多數是商業銀行等大機構,這個規定主要是針對基金、券商和丙類戶等小機構。”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終結買賣“時間差”
實際上,央行推動DVP結算由來已久,此次借債券市場整頓風暴徹底廢除見款付券和見券付款兩種交易方式,或正逢其時。
2004年11月8日,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成功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大額支付系統,打通了與債券業務相關的資金實時清算渠道。這是DVP結算方式得以實現的前提,債券系統接入支付系統后,結算成員的債券資金清算即可通過支付系統的即時轉賬完成。這種結算方式由于能夠互相制約,降低了交易雙方的交易結算風險。
此前我國債券買賣采用的是純券過戶、見款付券和見券付款三種方式。在這三種結算方式中,債券的交割過戶與資金的清算不同步,結算雙方承擔的結算風險不對等。“見款付券和見券付款這兩種交易方式,主要看交易對手的信譽,兩家協商,買賣雙方誰談判能力強,就采取對自己更有利的交易方式,對一些小型機構來說,也能夠緩解時間和資金上的壓力。”一位機構人士認為,雖然這兩種結算方式確實存在漏洞,但有其存在價值,央行此舉徹底堵住了人為操作空間的制度漏洞。“見券付款和見款付券的確是我們的創新,但由于貨銀不能同步交割帶來結算的不確定性,會讓規模有差異的機構之間不敢發生交易,對市場效率影響很大。”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平曾在媒體撰文稱,“在DVP結算能夠覆蓋所有市場參與者時,其他結算方式可以考慮取消”。
意在堵漏
一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從近期央行下屬各機構,包括中央結算公司、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央行正在嚴密布局債市整頓。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央行、證監會、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自4月底起即分赴多地銀行、券商、基金公司密集調研,研究銀行間債市的改革方向。其中發行改革與交易改革將成為最重要的兩項制度改革,債市改革的具體方案或于近期出臺。
同時,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強化了對簿記建檔流程的規范,并從6月1日起停止在二級市場以交易行為進行的分銷作業。“銀行間市場是目前國內容量最大、最重要的債券交易市場,希望央行能引導這個市場好好發展,完善我們的投資環境。”上述市場人士說。
央行5月29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累計成交6.79萬億元,較3月份減少20.1%。當月日均交易量3104.1億元,較3月份下降23.3%。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