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再發20億中期票據 發債速度不斷加快
身為光明乳業(600597.SH)的大股東,光明食品集團最近似乎很“差錢”。
本報記者獲悉,光明食品集團將在5月22日發行其201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此次中期票據規模為20億,期限為3年期,最后的利率尚未決定。
而就在5月14日,光明食品集團才在倫敦發行其5億美元(約30.69億元人民幣)的美元債券。
不僅如此,5月15日光明食品集團還發行了其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總金額在20億元,融資券期限為365天,最后確定票面利率為4.06%。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面,光明食品集團就已連續發債融資達到70.69億,光明食品集團為何如此“差錢”?不斷發債的背后又是什么?
光明食品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對此告訴記者:“這算不得什么,光明食品集團其實是正在進一步進入資本市場,更好的利用資本市場的資金為自己的發展做服務,現在的發債也全都是為了集團需要。我們之后也會保持現在的發債水平與速度。”
發債速度不斷加快
5月14日,光明食品集團公告稱,光明食品香港公司于倫敦時間5月13日,在倫敦完成美元債券定價,債券發行共募集資金5億美元,最后利率為3.123%。
而與此同時,光明食品集團也于5月15日在國內發行20億元的短融券,在5月22日還會發行其2013年第二期20億元的3年期中期票據。
潘建軍對此表示:“在國外發行美元債券是經過較長時間考慮的,新加坡、香港、倫敦的多地路演,各大機構對我們都十分踴躍,發行過程十分順利,利率其實也十分理想,比我們預期還低了一點。我們也是上海國企第一家海外發債的,可以說帶了個好頭。”
據悉,此次發債共獲得市場認購超過30億美元,發行價格在初始定價的基礎上下浮20個基點,最終定價為3.123%。債券吸引了191家投資者的參與,亞洲占82%,歐洲占18%。
投資者類型分布中,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占50%,銀行占26%,保險占15%,私人銀行占9%。此次發行美元債券是為了置換光明食品集團收購維多麥的并購貸款。
2012年底,光明食品對英國維多麥食品公司的收購正式完成交割,該項目交易對價近7億英鎊(約合70億元人民幣),包括購買60%的股權和承擔部分債務。
而對于國內債券市場,潘建軍表示:“并沒有刻意加速發行債券,是按照計劃來執行的。我們的債券發行是由集團財務部與資金決算中心共同商議并提議,進而提交董事會決議,通過之后才會施行。”
不過,數據卻顯示光明食品集團正在不斷加速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步伐。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光明食品集團發行過一期365天40億短融券和3年期20億中期票據,利率分別為2.1%和5.24%。2010年,光明食品集團發行一期180天40億短融券、一期365天40億短融券和3年期10億中期票據,利率分別為2.55%、3.47%和5.15%
而到了2011年,光明食品集團發行366天10億短融券和183天20億短融券,利率5.89%和5.72%。去年,光明食品集團發行一期365天20億短融券、一期365天10億短融券和兩期三年期20億中期票據,利率分別是3.99%、4.71%和5.26%、5.23%。
2013年1月份,光明食品集團已經發行其2013年第一期20億3年期中期票據,利率為5.19%。
不難看出,光明食品集團發債速度和規模正在不斷加速上升,而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出其票面利率總體上也在不斷上升,聚集的財務風險正在加大。
潘建軍也坦承:“我們現在的財務壓力是增加了,不過你也要同時看到,我們的企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財務壓力的增加也是正常的,而且這樣的財務壓力能夠讓我們有更充足的資金運作項目,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他也表示財務風險會通過一些已經并購的企業進行消除:“我們過去兩年都在不斷的加強各種并購,與此同時,我們也在考慮,這些并購的企業在選擇恰當的時機進入資本市場贏得利潤。這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