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兌現弱復蘇 債市回歸防御戰調整或難避免
伴隨一季度GDP增速的公布,3月份及一季度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已基本全部出爐。從相關經濟數據來看,實體經濟的弱復蘇態勢依舊較為明顯,符合多數主流機構預期。分析人士表示,在經濟弱復蘇如期兌現的背景下,前期由流動性寬松超預期、宏觀經濟復蘇乏力等因素推動的本輪市場快速上漲或將面臨考驗,短期債市投資策略需重點關注防御性。另一方面,考慮到宏觀經濟與通脹水平有望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延續低速運行,主流機構配置需求依然較強,市場未來調整幅度或也相對有限。
經濟數據差強人意
本周一,一季度最后兩項重要經濟指標相繼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速7.7%,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9%,兩項指標增速均呈現放緩特征。加上此前同樣表現偏軟的3月PMI、PPI、出口增速等經濟數據,3月份及整個一季度宏觀經濟弱復蘇的特征較為明顯。來自國海證券的觀點指出,PPI跌幅擴大、PMI增速相對偏低,都暗示總需求仍舊疲弱??傮w來看,實體經濟依然較弱,通脹水平溫和。
金融數據方面,盡管3月份的社會融資總量數據和貨幣信貸數據均超市場預期,但第一創業等機構指出,3月中長期信貸占比下降或預示制造業弱勢開局。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信貸激增主要來自于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的大幅增加,而中長期貸款占比卻由2月的68%下降至40%。對此,第一創業認為,這可能表明3月新開工和新增投資力度都處于較低水平。
對于3月份和一季度宏觀經濟的整體表現,興業證券固定收益投資經理朱文杰表示,雖然各主要經濟指標表現都較弱,但仍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宏觀經濟仍會長時間保持弱復蘇的態勢。該市場人士還指出,結合居民收入預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等因素來看,只要經濟不出現過熱,債券市場就不會有明顯的緊縮預期。
調整壓力或難避免
今年以來,隨著通脹和經濟回升預期的升溫,債市投資者對于后市的看法普遍趨于謹慎。然而3月下旬以來,從3月匯豐PMI初值數據公布開始,市場對宏觀經濟復蘇形勢偏弱就抱有強烈預期,債券市場利率品因此也出現了本年以來難得一見的走強態勢,整體利率曲線呈現平坦化下行,主要利率產品、信用產品收益率水平都出現全面快速回落。不過,在近幾日各項偏軟的經濟指標如期兌現市場預期的情況下,多家主流機構也開始研判后期市場的調整壓力。
廣發證券本周發表利率策略周報指出,在市場已經對主要經濟指標低于預期滯后反映之后,需保持一分清醒。盡管債券市場仍然在上漲,但是一級市場已經體現出主流機構的防御心態。
近期持續對后市持謹慎觀點的申銀萬國,本周一更進一步地調高了相對看空后市的聲調。該機構表示,本輪市場收益率重心的下行主要誘因來自于市場機構對于通貨膨脹擔憂的緩解以及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有所黯淡,其中后者是主要驅動力。由于前期的收益率降幅已經提前預期了數據層面的不景氣,因此后期的數據發布已經難以對收益率繼續產生進一步的下行拉動力。另外,市場進一步期待經濟增長數據繼續弱于前期,也已經變的不切合實際,宏觀經濟趨勢性復蘇過程仍會持續。在此背景下,該機構指出,年內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底部或已經出現。
而來自安信證券的觀點也認為,3月份的社會融資總量數據和貨幣信貸數據均超市場預期,實體經濟經營活動后期可能會繼續回暖。在此背景下,該機構認為,利率債趨勢性機會不值得繼續看好,繼續追高長久期利率產品可能將面臨資本利得層面的風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一些市場人士仍然堅持看好債市的長期表現。朱文杰表示,短期債市雖有一定調整需求,但階段性的調整實際上也更有利于市場長期的持續走好。從目前銀行理財等資金對于債券的需求角度來看,債券市場的整體調整幅度可能也會有限。“結合資金成本和收益率預期兩方面的關鍵因素,預計市場將很難出現深幅調整”,朱文杰表示。(王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