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停買歐債策略未變 美市長隔空拋“繡球”
不能怪中投在一年里三度表態不買歐洲國債太啰嗦,只能說市場對于中國主權基金的海外投資動向太關注。中投在2012年順利扭轉了虧損命運,公司副董事長高西慶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演講成為外界觀測中投2013年投資風格新動向的重要依據。
在4月7日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投資人圓桌會議上,高西慶明確表示,中投公司已經停止購買歐洲國家債券,而且近期內不會再增持外國國債。消息一出,隨即登上各大網絡媒體財經首頁。
事實上,高西慶在去年世界經濟論壇非洲會議上已表達過不買歐債、分散投資的戰略思想,前董事長樓繼偉也在去年年初的論壇上表示歐債非理想投資標的。一年來,歐債危機仍在持續發酵、塞浦路斯危機顯現,似乎證明了中投當時拒當“救援者”的正確選擇。
不過,不投歐債并不代表放棄歐洲業務,2012年下半年,中投先后收購了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8.68%的股權和希斯羅機場10%的股權,快速滲入英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有專家稱,中投投資歐洲基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歐債危機使得歐洲各國政府和企業普遍“缺錢”。而樓繼偉也曾表示:“目前全球經濟結構調整,有大量的投資機會送給手中有錢的國家,比如中國?!?/font>
不投歐債,中投還投什么?高西慶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中投“關注了很多市場,并且更加關注新興國家市場”,顯示中投正積極分散投資,尋找更高增長點。
對于在世界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的美國市場,高西慶表示,中投公司一直高度重視美國市場,但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后希望我們去投資,危機過后有些人又說你不要到美國投資了”。
中投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進行投資,“我們不是不重視美國,我們不能夠在一棵樹上吊死”,高西慶如是表態。他并稱:“美國經濟每年的情況都不一樣,現在占全球的實際份額不到40%,我們這個投資也跟這個比例是對稱的?!?/font>
有意思的是,高西慶的表態一被媒體報道,美國貝爾維尤市市長李瑞麟(Conrad Lee)就隔空拋“繡球”,力挽中投能在美國市場“再試試”。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李瑞麟正為修建一條收費公路尋找中國投資,他說,美國的市長們都認為中國資金不錯,但有些政壇人士覺得中國投資可疑。
此外,對于受市場關注的中投在非洲的投資情況,高西慶表示,目前中投公司主要投資方向在西非和東非。 他稱:“中投公司在和不同國家的政府官員進行對話,涉及鐵路、港口或者公路的投資項目,特別是那些跨境的公路?!?/font>
據媒體報道,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組合全年虧損4.3%,2012年海外投資收益則超過10%。(夏心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