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債發行降溫 債市“泡沫化”行情或近尾聲
年初以來火爆的新債認購熱情有所“降溫”。今日銀行間市場增發的國開行“福娃債”中標利率首現符合預期,投標倍數也由前期3倍至4倍回落至2倍以下。
新債投標倍數顯著下降
昨日,國開行在銀行間市場第四次增發1至5期固息金融債。發行結果顯示,上述債券中標利率分別為3.2802%、3.7771%、3.9880%、4.2035%和4.3146%,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此前市場預測,本期“福娃債”收益率均值分別為3.27%、3.77%、4.00%、4.22%和4.32%。
上述結果顯示,市場新債申購熱情已經開始降溫。此前,新債發行中標利率基本大幅低于市場預期。與此相伴,新債投標倍數也呈現下降之勢。交易員透露,此次五期“福娃債”的投標倍數分別為1.78倍、1.90倍、2.15倍、1.74倍和1.63倍。與前三次增發動輒3至4倍的投標倍數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市場是明顯趨于謹慎了。”上海某中大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總監告訴記者,由于近期資金面趨于緊張,債市供給也有放大之勢,市場開始擔心債券收益率下降空間有限,配置節奏趨于緩慢。
據了解,昨日央行進行了260億規模28天正回購,回收流動性。此外,本周民生轉債發行在即,也使得資金面遭遇較大阻截。
“民生轉債凍結資金相當于一次降準。”據上海某證券公司交易員測算,此次民生轉債凍結資金約5000億,對市場資金面沖擊較大。
“泡沫化”行情或接近尾聲
事實上,早于一級市場謹慎情緒抬頭,二級市場收益率在節后已經悄然攀升。市場人士指出,隨著央行節后不斷正回購,以及CPI等利空債市的宏觀數據“出爐”,債券市場一季度靠資金面推動的“泡沫化”行情可能已經接近尾聲。
“最近CPI上漲超出市場預期,對債市有些利空,加之央行不斷在公開市場開展正回購,債券市場趨于謹慎,二級市場收益率有所上升,一級市場自然謹慎。”長安基金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喬哲指出。
據統計,加上本周逆回購,央行節后已經進行了五次正回購,再加上節前資金到期回收,資金凈回籠已超過9000億元。
此外,在資金面惡化不多的預期下,3月供給壓力也不容樂觀。“從歷史數據看,3月份信用債的供給量會出現顯著放量的過程,從發行儲備看,短融、中票、公司債、定向工具的剩余額度都處于較高的水平。”國聯證券債券分析師李斌指出,由于年初以來的收益率不斷下行,債券融資的成本相對于其他融資方式更有吸引力,預計3月信用債供給量顯著上升。這也會對債券基本面形成一定的壓制。(王誠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