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尚德或大規模重組 延期支付5.75億美元轉債
破產還是重組,這是擺在無錫尚德面前的兩條路。而隨著尚德電力“逼宮”現實版的上演,這個風雨飄搖的公司的去與留備受業界關注。
就在上周末,有報道稱尚德電力可能在3月15日到20日提交破產保護方案,且其子公司無錫尚德會破產。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從接近尚德電力的一位權威人士處獲悉,施正榮和當地政府可能會力保無錫尚德不破產,“如果一切順利,該企業最大的可能是進行大規模的重組。”
該人士還介紹,3月15日尚德電力或將公布一系列有關公司可轉債、內部架構調整等新方案,而施正榮也會盡全力拿回尚德電力的董事長席位。
尚德電力現有的5位董事會成員之所以會“倒戈”,并撤銷施正榮“董事長”的席位,矛盾之一就是彼此對于無錫尚德的定位不同。多位消息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包括現任CEO在內的金緯等人主張通過無錫尚德的破產、將部分海外項目持續經營的方式,來繼續上市公司的業務;而此前無錫當地政府、施正榮等則期待戰略投資者進入無錫尚德。
一位曾了解尚德危機挽救方案的光伏企業高層梁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當時最重要的方案之一是,讓無錫國聯及其他光伏公司、一家新能源基金等入股無錫尚德,但這涉及到對無錫尚德的資產盤查。由于大量關聯交易的存在,該方案并沒有得到施正榮的支持。
“施正榮本人的立場其實很矛盾。”梁先生稱,施正榮希望銀行及政府能夠繼續支持無錫尚德,但又并不十分配合相關方案的執行。不過,有一點可以堅信:數個月來無錫市政府及銀行都不愿意讓無錫曾經的名片(無錫尚德)破產。
“如果無錫尚德破產了,銀行的貸款就完全打水漂了,這能操作么?”前述尚德電力權威人士認為,3月15日是尚德電力5.75億美元可轉債到期的日子,屆時會有一系列的方案,包括如何償付債權人、如何面對高企的銀行債務等等。
該人士還介紹,無錫尚德仍會考慮引入投資者,“目前是否一定是無錫國聯來做重組也還沒有完全談定。”無錫國聯此前介入到無錫尚德的重組業務已有1年多時間,且有無錫市政府的意志所在。
無錫國聯曾是尚德早期的投資者之一,且現任的董事局主席王錫林恰恰也與施正榮有交往。“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無錫市前任市長張克江已調任至鹽城并任市委書記,而新來的無錫政府官員對無錫尚德的走向起到了關鍵作用。”梁先生說道。
對于5.75億美元的到期可轉債、地方銀行欠款的解決方案,有債權人及尚德內部管理層都告訴本報記者,尚德方面或選擇“延期支付”。現在,無錫尚德是一只名為“GSF基金”的第一大股東,而GSF基金持有大量歐洲電站項目,價值數億歐元。未來,無錫尚德、施正榮等股東會變賣其中的大部分股權,因此GSF的項目或以后GSF變賣股權所獲得的資金可能會作為擔保,從而保證銀行及可轉債的債權人利益。“可轉債將會每年支付一定的利息來維持下去,暫時不可能全線對付。另外,債權人也不同意債轉股,因為當初發債時尚德的股票價是每股40美元,而現在則跌到了1.2美元/股左右,沒有人會去轉尚德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潤坐上過山車的同時,無錫尚德的舉債一直處于高速道路上。而正是這種不協調,才使得該公司不得不面臨如今的痛苦。
本報記者獲得的詳細財務資料顯示,2008年,無錫尚德的長期負債為8.2億元,同比大幅上揚了40倍以上;2010年和2011年的長期負債更在加碼,皆超過了18億元。2011年,該公司的無抵押銀行長期借款居然也有8.18億元,但2010年時并無該項借款。
此外,2011年無錫尚德的短期借款高達67.58億元,是4年前的1.42倍,而營收在4年內也不過增長40%。在近68億元的短期借款中,其信用借款(即無擔保貸款)高達31.43億元,其余為以出口商業票據融資、銷售訂單融資等方式取得的借款。(王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