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債券托管量逼近24萬億 機構增持信用債不手軟
昨日,中債登公布的2月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在當月交易日減少的情況下,2月債券托管量仍繼續創新高,達23.99萬億,逼近24萬億大關,較上月新增1053億。其中,商業銀行和廣義基金為增持主力,企業債和中票等信用債成為機構追捧的對象。
雖因春節因素而交易日減少,2月份銀行和廣義基金買債依然“不手軟”。數據顯示,2月份,商業銀行債券托管量連續第十個月增長,創下15.80萬億的新高,新增317.41億;同期,包括社保、證券投資基金等在內的廣義基金類機構增持347.58億,當月托管量為2.4萬億。
但保險機構卻一改前兩個月增持,2月份則意外減持。當月,保險機構債券托管量為2.23萬億,較上月減少5.34億。而從券種上看,利率債是保險減持的品種,但同時卻大幅增持了中票、企業債等信用品種。
雖然保險減持的量并不大,但從券種來看,收益率更高的信用債顯然更受歡迎。對此原因,某保險機構債券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自去年以來,由于保險更注重收益率考核,因此在配置中,已逐漸減持利率債,轉向了收益率更高的信用債,從券種來看,收益率較高的企業債更受歡迎。
事實上,受2月份資金面較為寬松推動,2月債市行情較為樂觀。尤其是信用債市場,延續1 月份的強勁走勢,各等級收益率均大幅下行,其中短融下行幅度大于中票,曲線進一步平坦化。在此背景下,雖然2月交易日較少,信用債仍成為機構爭相配置的對象。
數據顯示,2月,包括廣義基金、券商等在內的各類機構繼續增持中票,總托管量達2.56萬億,較上月增加304億;企業債托管量達2.40萬億,較上月增加344億。
對于3月信用債的走勢,市場感到并不樂觀。南京銀行金融市場部指出,預計3月份信用債供給量將再次超過1月份和2月份的總和,這或威脅到目前信用債的套利行情,再加上央行重啟正回購顯示流動性極度寬松的格局已被打破,隨后市場關注的熱點也可能向經濟增長轉移,因此3月整體信用債行情并不樂觀。(王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