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債改革:私募品種擬擴圍
非上市公司發債有望引入私募“中票”“短融”
面對持續火爆的非金融債務融資工具,中國證監會(證監會)也按捺不住。修改后的《公司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討論稿)》(下簡稱《暫行辦法》)已在春節長假前結束了意見征求。業內人士預計不日便將正式發文。
從《暫行辦法》看,相比2007年出臺的《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此次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對公司債引入了非公開發行方式,取消了公開發行的保薦制和發審制,將發行主體從已上市公司拓展到全部公司制法人,放松了期限限制。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出臺《暫行辦法》的最大看點在于非上市公司發債有望引入私募“中票”“短融”,證監會意在搶奪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的中票、短融市場份額。
私募債期限可縮至1年內
由證監會負責監管的公司債券發行試點工作從2007年8月份啟動,至今試點已有6年的時間。此次公司債發行方式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引入了非公開發行,也就是可以以私募債的形式進行債務融資。即今后公司債融資能打破“累計債券總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40%”的規定。
此外,非上市公司以私募形式發行公司債,也將從已推出的“中小企業私募債”,擴展到所有的公司制法人。并將私募債的期限縮短至1年內。
“這就相當于銀行間交易市場里的私募中票和私募短融?!鄙鲜鰳I內人士說道。由于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管理體制仍存在“三權分立”(編注: 即國家發改委負責企業債審核,銀行間交易商協會負責中票和短融備案,證監會負責公司債審批)的歷史原因,“導致性質基本相同的公司債和中期票據,卻需分別由證監會和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審核。但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本就好,再加上中票可以私募發行,更受到機構的歡迎。”
僅以今年為例,從已發行起始日計算,截至目前計劃發行的中票規模有935億元,其中372億元為私募發行;而公司債發行規模僅有166.27億元。而由于市場流動性泛濫,“近期銀行間二級債市,已處于一票難求的狀態。”
“未來,境外企業境內發行公司債,也會放行?!痹撊耸空f道,“《暫行辦法》的"修訂說明"中明確提到了,為境外公司發債預留了空間?!?/font>
今年2月4日,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已赴銀行間交易商協會調研,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也參加了有關活動。
承銷擬向商銀開閘
據悉,《暫行辦法》規定,除了公開發行的可轉債之外,在公開發行和非公開發行上均取消保薦制和發審制,改為備案制。
長期以來,公司債發行一直采取的是和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一樣的保薦制。同樣的,在2011年之前,其發行過程和IPO一樣,仍需要證監會進行行政審批。這也制約了公司債的發展。2011年3月起,證監會開通公司債“綠色通道”,凈資產規模百億以上或3A級公司發債審批流程縮短至一到兩周。
“除了簡化行政審批之外,非上市公司債券發行審核也有望與再融資審批權一樣,下放到交易所。”一業內人士說道。而詢價方式,也將由“市場詢價”修改為“市場詢價或公開招標”。
一大型券商固定收益業務負責人表示,一般來講,在哪個交易所上市、掛牌的公司,也就在哪個地方發債;未上市公司發行私募債,除了可以在三個交易所備案之外,也可以在證券業協會備案、在券商柜臺轉讓。
2012年,證監會發布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成為其對場外市場監管的總體框架。目前,場外市場交易平臺除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外,還包括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券商柜臺交易系統。
但上述券商不無憂慮地指出,為了帶動市場流動性,以后公司債的承銷商資格也可能會向商業銀行開放。“因資金規模巨大,商業銀行在債券市場上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彪m然在2012年11月,銀行業協會放開了券商在銀行間市場的主承銷資格,“但從實力上講,券商目前仍無法與銀行抗衡”。不過,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合伙人王小堅提出,如果能引入非銀行體系的資金投資這些債券,將轉移銀行體系內的風險,對銀行也會產生一定吸引力。“在發行體系便利化后,私募債券將成為投行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定價游戲,同時很有可能擠壓目前主流的信托融資計劃的空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