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速“發債還貸”今年387億應償債務纏身
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高速)于2月18日公告稱,將發行19億元短融債券,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募集說明書顯示,債臺高筑的湖南高速也陷入了靠借債還貸 “拆東墻補西墻”的危險境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2年9月30日,湖南高速銀行貸款及應付債券合計達1728.20億元,其中銀行借款余額為1603.45億元。僅2013年需要償還的債務本息就高達387.74億元,而今年該公司經營活動及營業外收入產生的可用于還本付息資金約為185.82億元,該公司自行測算的2013年現金凈流量僅為83.01億元。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融資能力更顯得捉襟見肘。2011年公司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降至18.03%、0.94%和3.70%。2012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僅為63.24億,凈利潤僅有3.1億元。
主要銀行借款明細也顯示,2012年1~9月,該公司從銀行獲得的貸款僅為43.02億元,除了建行的一筆3.8億元的長期貸款外,其他的都是期限為一年的短期貸款。為了獲得貸款,湖南高速也曾陷入郵儲銀行“陶禮明案”的丑聞中。
償債能力堪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湖南高速是湖南省交通廳持有100%的股權國有企業,注冊資本僅9.9億元,搭乘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飛速發展的快車,公司資產總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2年9月末,公司總資產2414.76億元。
但該公司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陷入了債務規模急劇擴大、公司盈利能力低、融資能力降低的泥淖中。截至2012年9月末,該公司有息負債規模為1738.77億元,較年初增長20.81%。根據公司的對外融資規模,公司2012~2015年待償還債務本息分別為454.15億元、387.74億元、384.79億元和451.69億元。
另外,湖南高速的償債能力也令人堪憂。雖然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給予了湖南高速AA+的評級,但也表示,湖南高速資本支出較大,債務規模呈較快上升趨勢,債務負擔重;財務費用高,自身盈利能力偏弱,對政府補助依賴性強等因素對其信用水平有不利影響。
數據顯示,2012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為63.24億元,僅占2011年全年的59.85%。2012年1~9月僅實現凈利潤3.1億元,僅占2011年全年的16.44%。
僅就2013年來說,湖南高速需要償還的債務本息就高達387.74億元,而今年該公司經營活動及營業外收入產生的可用于還本付息資金約為185.82億元,該公司自行測算的2013年現金凈流量僅為83.01億元。
此外,湖南高速旗下子公司此前還被審計出將部分銀行貸款以委托貸款方式,轉借給民營高速公路公司。
對于委托貸款的質疑,湖南高速稱:“銀行信貸政策收緊,湖南省內數家民營高速公路投資建設企業出現融資困難的情況,影響了民營高速公路的建設進度,進而影響到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網整體運營效率。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湖南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多條投資建設的高速公路與民營高速公路相連接,為保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的成網運營效率,投資集團通過信托公司向相關民營高速公路發放委托貸款,支持相關民營高速公路建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