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換屆引發投資沖動 地方債務或升至12萬億
近日正在召開的各地方“兩會”上,陸續公布了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繼多個地方將今年的GDP目標定為10%左右之后,據不完全統計,山西、遼寧、河南、陜西等19個省區市將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
最低13%,最高53%!
近日正在召開的各地方“兩會”上,陸續公布了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繼多個地方將今年的GDP目標定為10%左右之后,據不完全統計,山西、遼寧、河南、陜西等19個省區市將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目標設定在20%及以上。目前,貴州省公布投資增速達53%為最高,而天津以13%暫時為最低。地方換屆引發投資沖動隱隱再現。
然而,《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盡管地方仍在“唱高”投資拉動增長,但是其大規模的投建行為已經引發了一些資金的風險憂慮。尤其是當前各地方投資沖動和債務風險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或使今年地方基建融資受到影響。
地方債務或上升至12萬億
“我們今年會減少跟信托公司的合作,因為客戶現在對流向城投債領域的資金較謹慎。”北京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負責人日前向記者透露。
該資產管理公司業務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資金投向商業地產;另外很大一部分資金跟信托公司合作,2012年通過信托方式流向了江浙以及廣東省城投平臺的城投債。由于警惕換屆后不確定的風險增加以及地方債的風險,這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即使2012年的收益率在15%以上,今年客戶仍然對信托的態度非常謹慎。
2012年,也正是基建信托大出風頭的一年。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統計,2012年全年,基礎產業領域共成立集合信托產品987款,募集資金2163.75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8.79%。這其中,各地方融資平臺借道信托盛行,因為相比銀行貸款來說,通過信托融資更容易。本報曾經報道過,在2012年各地方出臺經濟刺激計劃之后,僅6~8月份成立信托規模為2170億元,其中應收賬款類財產權信托募資規模達272億元,其中85%的交易對手為地方融資平臺公司。
最近召開的一次監管會議上,銀監會已經向金融機構發出了風險警示,提示在地方新增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可能會把籌資的壓力傳導到銀行,原有地方債務的償還意愿可能減弱。
據上述資管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許多類似的資產管理公司對流向城投債的資金都較謹慎,今年都有大幅削減的計劃。
然而,從各地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顯示,地方新一輪的基建投資大潮正要拉開序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今年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初步安排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及生態建設等六大類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330項,計劃完成投資3000億元,增長32.7%。廣東省為今年投資設定的目標為增長15%,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將安排4000億元投入280個重點建設項目。而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從2013年起,江蘇交通控股公司、河南交通投資集團、陜西高速公路建設集團等9家交通與基礎設施行業的地方集團就進入了密集的融資。有報道稱,江西高速公路投資集團等2013年以來還密集發行了47.5億元的短期融資券。這些都顯示了地方政府在基建項目上對資金存在較大需求。
“考慮近兩年新增基建信托3200 億元、城投債9000 億元,再假定平臺貸款余額不變,則目前地方債務可能增長20%至12萬億元。”長江證券(000783)分析師王夏儒認為。而2011 年6 月,審計署公布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為10.7 萬億元。
光大證券(601788)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今年要保持8%的增速目標仍然靠投資拉動,主要是地產投資與基建投資拉動。但基建方面,由于地方債風險日益顯現使得基建投資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使得今年經濟前景也變得不確定。他預計今年經濟不會出現強勁增長,仍然延續溫和復蘇狀態。
由于近年來,地方融資平臺的渠道逐漸從傳統銀行信貸向信托、城投債等形式拓展,其潛在風險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2012年12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央行、銀監會4個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簡稱“463號文”),以嚴控融資平臺公司注資行為。更早之前,銀監會出于控制風險的考慮,銀監會口頭叫停基建類信托,暫不批新上報的基建項目。如果整頓地方債務和清理理財產品再次同步推進,那么2013 年上半年地方項目將再次面臨融資瓶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