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是否出現風險無定論
自2012年年底以來,一系列新政以及監管層表態,或暗示“行政兜底”將順應形勢與市場,逐步退出。雖然政府態度出現逆轉,不過“11超日債”會不會成為出頭鳥,多數的公眾還表示不會,根據新浪的一則調查顯示,49.07%的投資人認為政府會再次兜底,有17.39%的投資人認為不好判斷,33.54%的人認為會成為首例違約的信用債。
信用債是否出現風險,還沒最終定論,不過基金公司對今年債市的看法卻出現分歧,有基金公司的態度相當樂觀,信誠基金的李仆對信息時報記者表示,最終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比較小,“一般來說基本面、資金成本和貨幣政策是影響債市走勢的主要因素。目前,經濟環比增速出現見底回升趨勢,這說明經濟去庫存造成的下跌趨勢已經結束。2013年經濟的弱復蘇,將促使GDP增速維持在8%附近。物價方面,2012年CPI基數比較低,但2013年CPI受食品價格和豬肉價格的影響,CPI面臨上行壓力。基于經濟弱勢復蘇、通脹上行的分析,2012年“寬財政、穩貨幣”的政策會在2013年得以繼續實施,債市仍有望從中受益”。不過他也表示,想要超越2012年的概率不大。
不過也有相當謹慎的觀點,日前在安信基金2013年的策略報告會上安信證券的首席分析師程定華博士表示,債券今年的風險可能很大,一是如果下半年發生通脹,債券的收益會縮小;其次一旦發生債務違約,將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債券市場想要再復制2012年的走勢,難度非常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