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轉債大宗交易溢價18.7%
1月4日,在大宗交易市場最為“拉風”的成交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而是中行轉債的三筆交投。其引人關注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行轉債當日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出現了高達18.7%的溢價(較成交日前日收盤價),并創下其上市以來大宗交易市場和2011年以來二級市場的最高成交價格。
上交所信息顯示,1月4日,中行轉債發生三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都是115元/手,成交量合計2.61萬手。上述成交價格較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18.7%。
與股權大宗交易申報價格上下浮動10%的區間不同,債券的大宗交易漲跌幅更為寬廣。
上交所《關于開展大宗債券雙邊報價業務及調整大宗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大宗交易買賣雙方對債券現券須遵守以下申報價格限制:申報價格上限為前收盤價×(1+30%),下限為前收盤價×(1-30%)。
也就是說,中行轉債18.7%的成交價格符合規定,只是這樣的溢價幅度確實罕見。2012年內以來,中行轉債的大宗交易成交價格一直在96元/手-100元/手之間波動,溢價或者折價幅度都未超過10%。從二級市場成交情況來看,該轉債僅僅是2010年年底的價格曾經超越115元/手。
以高溢價買入數量并不算太多的中行轉債,買家的目的目前暫時難以判斷。不過,近階段中國銀行(601988)股價的上漲確實為可轉債的交易價格提供了支撐。9月底以來,中國銀行股價的累計漲幅接近15%。
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截至1月4日收盤,中行轉債純債價值為93.28元,轉股價值為86元,到期日為2016年6月,目前到期收益率為3.44%。
也就是說,與股性較強的工行轉債不同,中行轉債的債性更強。不過,隨著中國銀行估值修復、股價上漲以及未來的分紅預期,中行轉債的轉股價值還將增加。
(記者 張 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