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利率債交易機會不大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了11月的經濟運行指標和物價指標。數據顯示,11月份CPI同比上漲2.0%,結束了連續2個月的回落態勢,創5個月以來最高位,但低于市場預期。從經濟運行指標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到8個月的高點10.1%,好于預期。
宏觀經濟的企穩和通脹率的小幅回升,印證了此前利率債對經濟基本面風險的反應,也限制了債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間。我們認為,現在經濟數據顯示出穩增長的力量有所恢復,只是幅度較弱,中期看通脹率會逐漸成為主要矛盾。因此總體來看,利率債的交易機會不大。
先看經濟增長情況。11月的經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有小幅回升的跡象,積極的因素有:工業增加值小幅增長,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從企穩變為增速提高,成為經濟中的亮點。但是,這些向上因素的幅度不是很大,驅動力仍然較弱。
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預期,得益于工業生產企穩,預計重工業增速的反彈幅度仍明顯超過輕工業,輕工業連續兩月成為工業增加值的負面影響因素。海通證券的宏觀研究認為,現階段經濟處于庫存短周期企穩回升初期,回升有望持續。
另外,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投資回升是亮點。今年1~11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20.7%,與此前持平,但結構上有變化:房地產投資開始回升,而此前拉動主力的基建投資則出現小幅下降,制造業投資則延續下降趨勢。
消費形勢也比較樂觀,同比名義增長1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上漲13.6%,環比增長1.47%,顯示未來趨勢相對明朗。
再看通脹前景。11月CPI 如期小幅回升,我們認為短期CPI仍會在低位徘徊或者略有上行,但中期看,CPI上行因素會越來越成為主要的矛盾。原因是,首先,對CPI趨勢影響最大的貨幣因素方面,新增信貸已經反季節小幅上升(幅度不大),M2和社會融資總量都有向上的動力;第二,隨著經濟指標的小幅回升,需求的改善也會推動CPI上升;第三,冬季及節日因素導致的菜、肉等價格上漲也會隨著元旦和春節的時間臨近而顯現。因此,我們對后期CPI的總體判斷是:通脹率會保持小幅上升態勢,同比最大增幅在3%附近。
現在,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在3.5~3.6%之間,政策性金融債則在4.2~4.3%的區間,已經基本反映了我們對明年CPI 3%左右的預期,預計其將在這一水平上維持20BP之內的窄幅區間波動,若無超預期因素,則對債市沖擊不會很大。而一旦出現超預期的因素,如經濟仍然延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或者通脹超預期上行(我們認為始終存在這種可能性),則利率債首當其沖受害。
基于對經濟小幅回暖和通脹水平總體溫和可控的判斷,我們認為利率債的交易性機會不大,持有期收益不如信用債。因此,利率債僅具備配置和流動性管理價值,建議縮短久期至3~5年。(作者為海通證券固定收益高級分析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