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合約規則設計已經完成
“目前國債期貨合約、規則設計完畢,系統也已準備完成。”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結算部副總監李慕春12月3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期貨(博客,微博)大會的國債期貨與利率風險管理論壇上表示。
據了解,國債期貨合約交割制度設計采用了過橋賬戶模式。李慕春介紹說,中金所在兩家托管機構都開立賬戶,交割時賣方將國債過戶到中金所賬戶,作為過橋賬戶,中金所再將國債過戶到買方賬戶中,可交割國債的范圍則暫定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托管的記賬式國債。國債期貨合約標的面值設定為100萬元,包括票面利率為3%的中期國債、可交割國債、在交割月首日剩余期限為4至7年的固定利率國債。交易時間與股指期貨相似,最后交易日是合約到期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與股指期貨錯開,保證金設為2%,覆蓋一個漲跌停板。
實物交割設計遵循“同市場優先”原則,盡量避免跨市場過戶行為。即買方和賣方都要向中金所申報,選擇機構進行接貨,交易所采用同市場的優先配對,同時,以“最小配對數”方法,盡量保證買方和賣方的配對數量最少,以減少過戶成本。
作為國際衍生品市場上一種成熟的利率風險管理工具,國債期貨在各國金融交易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國內市場表現看,今年以來,5年期和7年期的國債共發行13期,規模在4000億元左右,可交割國債存款30個,超過1萬億元,呈現出較好流動性,隨著參與結構的多元化和利率市場化的逐步加快,市場對國債期貨的避險需求越來越強烈。“為此,我們強調通過設計國債期貨風險管理制度降低實物交割的逼倉風險。”李慕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期貨市場已形成一套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包括交易保證金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強行平倉制度等。
持倉限制制度是我國期貨市場通用的制度,限倉包括會員限倉和客戶限倉,會員限倉是一個期貨公司最大的限倉范圍,客戶限倉是一個客戶最大的限倉量,銀行或基金類大客戶可申請套保方式進行。就梯度收緊限倉而言,能促進市場機構逐漸向下個月合約轉移,有效降低實物交割的避倉風險。
對于漲跌停板,李慕春表示,未來不會出現過度漲跌。中金所研究顯示,過去5年時間里,5年期國債日波動率超過1%的概率只有0.3%,99.7%都在1%的波動范圍內,將漲跌停板的范圍設定2%,足以覆蓋日內波動。
期貨市場深度、廣度的拓展,需要有更多的衍生工具來對沖利率風險,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侯蘇慶指出,適時推出國債期貨將有利于推動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發展進程,吸引銀行、保險、信托等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期貨市場,推動金融機構資產配置的多元化與合理化,更好地服務我國經濟的轉型與改革發展。(謝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