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銀行發債量增長近五成 融資時間窗口開啟
步入2012年債券發行的收官階段,商業銀行次級債發行卻逆勢走出一波“獨立行情”。近期,不僅包括建行、中行等多家大型銀行啟動或即將啟動次級債發行,華融湘江銀行、東莞銀行等一些城市商業銀行也相繼披露了于近日發行次級債的計劃。與此同時,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也維持著一定的發行熱度。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銀行間監管標準即將提高,以及政府對于小微企業信貸的定向支持,各類中小銀行借助債市充實資金或資本的趨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望延續。
小銀行發債量增長較快
本周以來,已有三家地方小型銀行發布金融債發行公告。其中,華融湘江銀行26日公告稱,該行定于11月29日發行2012年次級債券,發行規模15億元。本期債券的募集資金將用于充實該行的附屬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同一天,泰隆商業銀行公告稱,定于11月29日發行2012年金融債券,計劃發行總額為35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發放該行單戶授信總額500萬元(含)以下的小型微型企業貸款。隨后,東莞銀行27日公告稱,該行將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發行10億元無擔保固息次級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充實附屬資本。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本月30日,今年以來中資小型銀行(不含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及上市銀行)已發行或即將發行的金融債(含次級債、混合資本債、普通金融債)規模合計380.70億元,較2011年全年的258億元增長近半。發債頻率方面,今年小型銀行發債次數也較去年明顯增加。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小型銀行已發行或將發行金融債24只,遠多于去年全年的16只。
融資時間窗口已經開啟
2012年6月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統籌借鑒了國際資本監管巴塞爾II和巴塞爾III協議的新框架,建立了與國際新監管標準接軌、適度前瞻、符合我國銀行業實際的新資本監管制度。而隨著明年1月新版的“中國巴塞爾”正式實施,《管理辦法》將對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提出更嚴格的資本監管要求。根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明年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監管標準分別為11.5%、10.5%,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5%和8.5%。
根據銀監會三季度末的統計數據,全部系統重要性銀行以及大多數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已經達到了明年的新監管標準。而在數量眾多的地方小型商業銀行中,普遍還存在資本充足率未達標的情況。對于這些小銀行而言,繼續尋求補充資本依然是十分現實的選擇。
中信建投等機構表示,當前金融債相對于國債依然有明顯的投資價值,商業銀行發債目前面臨十分有利的市場環境。而與此同時,從A股市場的長期低迷來看,一些從去年就開始排隊IPO的地方銀行,依然面臨著上市日程大大延后的風險。在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情況下,為達到監管新要求,進入債券市場發行次級債也是一個現實的替代性選擇,這也意味著小型銀行在債市融資的時間窗口還會長期開啟。
除此之外,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在宏觀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小銀行通過金融債發行能夠募集到小微信貸的專項資金,同時也不影響存貸比等監管考核。對于那些存款增長不足的小銀行而言,進入債市發行更多專項金融債,未來也會更為普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