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呈現適度寬松態勢 債市獲利回吐壓力猶存
10月以來,央行通過靈活的逆回購操作,使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大體上呈現適度寬松的態勢,此前連續兩周的小幅凈回籠也并沒改變這一狀況。本周逆回購到期資金量較前兩周大幅縮減,加上央行持續逆回購操作以及年末萬億以上財政存款釋放的預期,11月21日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仍延續寬松態勢,隔夜拆借利率上行6BP至2.30%,7天拆借利率下行15BP至3.20%,基本上維持在利率中樞低位。
財政部周三續發五年固息國債,中標收益率為3.13%,趨同于二級市場同期國債利率水平,略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3.11%,但需求稍顯不足,機構參與熱情有限。銀行間債券市場成交較上周進一步縮減,利率債在經過連續走強后,部分資金獲利了結的意愿較強,早盤收益率即呈小幅上行走勢,長端上行幅度較大。政策性金融債中,7年期12農發16收益率上行10BP至4.26%。
信用債方面,銀行間市場成交主要集中在短融和中票上,12津城建CP001收益率升至4.61%,12中煤MTN1成交持平于5.06%。企業債中,交易所城投債表現較優,10紅投02和09懷化債行權和到期收益率分別下降7BP和8BP至6.13%和6.33%。公司債走勢分化,中低評級債和房產債表現較優,收益率普遍下行在5BP以內,其中11超日債和09銀基債到期收益率分別下行5BP和3BP至7.73%和6.95%。
周三,歐洲財長會議針對希臘受援問題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海外市場表現較為謹慎,避險情緒可能持續升溫。國內方面,經濟雖在短期內已經企穩,但復蘇成色不足,需求回升還較為疲弱。通脹預期雖然有緩和,但顯著低于預期的概率并不大,貨幣政策預調微調的步伐仍將延緩,債券市場缺乏趨勢性機會。不過,流動性短期適度寬松,A股市場缺乏成交量配合難改疲弱走勢,海外風險因素猶存,仍會支撐債市的階段性走強。
需要關注的是:目前一級市場中企業債和公司債的發行仍呈加速態勢,二級市場中信用債估值優勢已經不再,市場上漲后機構獲利回吐壓力較為明顯,倉位較高的投資者需保持謹慎心態,適度降低杠桿比率。臨近年底,短融仍將成為機構關注的過渡持有品種,中低等級短融在經歷了連續的信用利差收窄后,預計未來進一步收窄的概率有限,因此高等級短融有望成為避險資金配置的重要品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