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起網銀可買國債
工行、建行、交行為試點銀行
新快報訊 記者 黎華聯 報道 國債也即將“上網”,周六起市民可在家里輕松購買國債了。財政部日前發布公告稱,今年第十三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和第十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將從11月10日起發行,除了在38家銀行網點購買外,市民還可以通過工商銀行(601398)、建設銀行(601939)和交通銀行(601328)的網銀購買國債,省去了奔波網點的麻煩。
國債收益率高于同期定存
財政部日前發布公告稱,將于11月10日至11月19日發售新一批的國債。本次發行的兩期國債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國債,其中第十三期期限為3年,年利率4.76%,最大發行額為120億元;第十四期期限為5年,年利率5.32%,最大發行額為80億元。本次發行的3年期、5年期國債跟9月份的兩期電子式儲蓄國債利率持平,但分別較當前銀行相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基準利率高0.51和0.57個百分點。
以1萬元存款為例,3年期和5年期的國債到期收益分別為1428元和2660元。相比之下,按3年期和5年期上浮到頂的定存利率(分別為4.675%和5.225%)存入的話,到期利息分別為1402.5元和2612.5元。國債收益比利率上浮到頂的同期定存收益分別多25.5元和47.5元。但由于電子式國債一年付息一次,能夠享受復利,實際所得利息將更多。
工行、建行、交行可網銀購買國債
據了解,電子式儲蓄國債是首次嘗試網銀銷售,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成為試點銀行,居民可通過上述三家銀行的網上銀行辦理個人國債賬戶開戶、查詢及購買業務。當然,除了網銀渠道外,市民也可在38家國債承銷團機構的營業網點辦理購買手續。
有銀行負責人表示,想通過網銀買國債的市民最好提前到銀行柜臺做好準備工作,如資金賬戶和托管賬戶的開戶及網銀的開通等。投資者想通過網銀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需首先到銀行柜臺開立債券托管賬戶,用以登記持有的儲蓄國債(電子式)債權,同時還需指定一個本人的活期結算賬戶作為資金清算賬戶,用以清算儲蓄國債(電子式)業務相關資金往來,資金清算賬戶需開通個人網上銀行功能。相比柜面購買,網銀購買更加便捷。銀行業內人士介紹,市民只需登錄銀行的個人網上銀行,點擊進入“網上國債”—“儲蓄國債(電子式)”欄目進行認購申請,系統會自動提示客戶開戶并購買。
通過網銀購買國債,每個賬戶的購買限額也與柜面相同,在100元到500萬元之間。
需提醒市民的是,目前網上銀行僅允許辦理儲蓄國債(電子式)的開戶、認購、查詢等業務,提前兌取、質押貸款、非交易過戶、資金清算賬戶變更等業務需通過柜面辦理。
此外,由于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對網銀銷售電子式國債提供了高風險級別的信息確認方式,因此,客戶的網銀須開立U盾或電子密碼器等安全認證介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