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時代悄然來臨 債基發行規模數量齊創歷史新高
持續擴容的債券市場,其規模終于超越了股票市場!伴隨著債券時代的來臨,不少基金公司已將固定收益業務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債券基金開始成為各基金公司比拼的重要領域。今年前10月,無論是債基的發行數量還是首募總規模,均創下歷年來新高。
債市規模超越股票市場
“截至2012年9月底,債券存量已經達到25.2萬億,而滬深兩市股票市值為21.3萬億,這意味著,債券市場規模已經超越了股票市場。”在大摩強收益債券基金經理洪天陽眼中,債券時代已然來臨。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債券市場可謂大幅擴容,2007年年底,債券存量還僅僅為12.8萬億,彼時滬深兩市市值已經達到了32.7萬億。
在洪天陽看來,未來債券市場的規模還將持續擴大,尤其是信用產品。事實上,2007年年底信用債存量僅有6千多億,而2012年9月底,信用債存量已經達到了6萬多億。
“信用產品5年之內,可能從6萬億到12萬億。”洪天陽預期,“試想2012年6月底,國內本幣貸款余額為60萬億,只要有10%轉化成信用債即可。另一方面,債券市場需求端資金充裕。2012年6月底我們的本幣存款余額是88萬億,比例和絕對值為全球之冠,未來5年至少有20%的存款需要搬家。”
農銀恒久增利債券基金經理史向明也認為,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也會加速銀行體系儲蓄存款流向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的金融產品,對承接債券市場供給提供更加穩定充分的資金來源。在其看來,未來債券市場產品規模的大幅增加和層出不窮的產品創新是可以預見的。
債基數量規模創新高
伴隨著債券時代的來臨,不少基金公司已將固定收益業務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債券基金亦成為各基金公司比拼的重要品種。
天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債券型基金(包括短期理財債基)產品的發行數量已經達到72只,首募規模達到了2364.15億份,無論數量還是首募總規模,均創下歷年來新高。
以往歷年中,債基首募總額最高的年份為2008年的大熊市,當時債基“吸金”額也為僅略微超過1千億元,而債基發行數量最多的年份為2011年,也僅為40只。由此可見,今年僅前10個月,債基的發行規模和數量均遠遠超過歷史最高值。
具體而言,上述72只債券型基金中,中短期純債型基金即短期理財基金占據絕對主力,今年前10月共計發行成立了24只,首募金額總計達到了1672.81億份,其發行總份額占據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總額的42.74%,單只基金平均募集金額高達69.7億元。
在農銀恒久增利債券基金經理史向明看來,短期理財基金受到熱捧,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最近風靡市場的短期理財基金,大比例投資于可提前支取的銀行存款,這些本是存在銀行活期賬戶的錢,通過短期理財基金重新回到銀行,但對銀行來說,成本已經截然不同,存款利率市場化進程會由此而進一步加速。”
除備受關注的短期理財債基外,今年以來共計有16只長期純債型發行成立,共計募資額為335.94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募資額達到了20.99億元。前10月發行成立的一級債基為16只,首募金額達到了174.89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募資額為10.93億元,此外,發行成立的二級債基也為16只,首募金額為180.5億元,單只基金平均募資額為11.28億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