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持美債應對持有風險
莊健認為,持有美國債券整體呈減持態勢,體現了我國對外匯儲備秉承“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中”的理念
美國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仍然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但在過去一年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已呈減持態勢,相反的是,日本卻再創新高,在未來一段時期,日本或將很快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最大海外持有國。
對此,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一位專家認為,在國際金融市場環境動蕩的情況下,中國減持美債體現出中國正在不斷加快外匯儲備投資的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對沖美元資產尤其是美國國債資產集中度過高的風險。當前相較于債券投資來說,股權投資的機會乃至回報率將會更高。此外,中國還可利用外匯儲備去國外購買中國所需的資源、人才、技術等,以實現多元化投資。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中國增持美國債券整體呈減持態勢,體現了我國對外匯儲備秉承“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中”的管理理念,走多元化的道路,最終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
去年8月,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業界普遍對中國持有美債過多引起的對外資產損失風險,以及保值增值效率低下等問題存在擔憂。
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43億美元,達到1.154萬億美元。7月份中國凈買入23億美元美國國債。過去12個月以來,中國的美國國債持有量減少了1249億美元。雖然最近兩個月中國開始增持美國國債,但是整體趨勢仍在減持,過去12個月平均每個月減持104億美元。
此外,鑒于債權投資的收益普遍低于股權投資,外匯管理當局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不僅應減低美債在外匯儲備投資中的比例,而且要降低債權投資在整個外匯投資中的比例。
莊健認為,兩種投資本身都存在利弊,僅就當前來說,外匯儲備進行股權投資相對來說會更有機會,投資回報率也較高。如進行股權投資,就必須通過參股控股的形式進行,如果對國外企業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了解甚少,風險就隨之加大。因此,雖然股權投資相對債券投資來說收益率較高,但隨之的風險也會加大。
莊健表示,債券投資則是我國進行資本運作的慣常手段,因此,我國已經具有相關投資的豐富經驗。但是,持有外債,一旦出現貶值,將導致儲備縮水的后果。因此,綜合考慮,由于當前歐債危機不斷蔓延,美國失業率高漲的情況下,為避免美國國債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況發生,將部分外匯儲備進行股權投資或許更有機會。
當然,為了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道路,以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在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的前提下,除上述兩種投資方式之外,還可通過購買我國所稀缺的資源、人才、技術等等,以分散投資,實現更高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減持的同時,日本卻在大幅增持美國國債,而且增持幅度超過了中國的減持幅度。由此形成一個局面,雖然中國在持續減持,但海外投資者總體仍在凈買入美國的金融資產。數據顯示,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已經從7月份時的1.116萬億美元增至1.122萬億美元。過去12個月日本增持了2145億美元美國國債,遠超同期內中國減持的1249億美元。
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僅比日本多出320億美元,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日本最快下個月就可能超過中國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