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與西班牙大量發售短期國債 或為飲鴆止渴
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此前已經立下承諾,將會“采取一切措施”來壓低西班牙與意大利兩國的國債收益率。然而,這一做法的效果可能卻是適得其反,會使這兩個國家得到錯誤的暗示信號,并發售更多的短期國債,從而使其在未來數年中面臨的償債融資壓力變得更大。
此前,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暗示將會出收收購歐元區成員國的短期國債之后,意大利與西班牙短期國債收益率均出現了大幅走低,而這也促使這兩國加大了短債發售力度。
業內基金投資專家卻指出,歐洲央行此前的所作所為,似乎已經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而事實上,依靠短期國債來取得大部分融資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意味著政府將因此而在每一年都背上發新債還舊債的巨大壓力。
目前,意大利國債的平均到期期限為6.7年,為自2005年以來最短。而西班牙國債的平均到期期限為6.3年,為自2004年以來最短。
業內專家表示,歐洲央行出手購債的預期使得短債收益率大幅走低,這部分緩解了意大利與西班牙兩國的融資壓力,并促使其發售更多短期國債。但這么做的后果,就是近期償債壓力會陡然增大。
此前,西班牙方面在請求了1000億歐元的銀行業援助款后已經軟化了立場,該國總理拉霍伊上周五(8月3日)表示,會在必要時考慮向歐洲央行提出購債請求,只要此舉能滿足西班牙民眾的利益。
憑借此前出售短債的收入,西班牙今年的發債任務到目前已經完成了72%,因而,德拉基此前的表述,可能確實為該國贏得了不少寶貴的時間。目前,西班牙在10月份之前,已經不再有為了償還舊債而發新債的壓力,這使得該國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可以考慮出臺新措施。
但歐洲央行此前所采取的救市措施,目前看來力度卻實不達預期。歐洲央行曾斥資收購“歐豬五國”的總計2000億歐元國債,盡管短期上來看,雖然相關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均有所走低,但是到目前來看,這些國家中除了意大利之外的其他國家都已被迫向外界申請了某種程度的援助。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科斯特格(Thomas Costerg)指出,目前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國的國債平均到期期限都出現了下降,這使得其債務展期風險變得更大。而鑒于歐洲央行在上周的會議上并沒有祭出有決定性意義的新措施,因而歐債危機前景仍存在著巨大的風險,而市場投資者也或許會很快就失去耐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