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配置優勢明顯
債券基金延續去年三季度以來的慢牛行情,成為上半年的最大贏家。隨著寬松政策的出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逐漸提升,中低評級的信用債走出了一波大的行情。在泰達宏利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沈毅看來,上半年債券型基金能取得較好的收益,跟經濟的基本面是分不開的。沈毅認為,去年三季度以來,經濟增速下滑,股市的低迷也進一步提升了債券市場的避險價值。受益于對債券市場走勢的提前預判和債券品種的精準把握,泰達宏利集利債券基金規模今年中一舉躍升到15.5億元,短短半年時間較年初基金規模增長接近30倍。
沈毅認為,“下半年通脹回落應該是大趨勢,可能每個季度之間回落幅度有一些差異,不排除到今年下半年月度CPI就有回到2%以下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出現輕度的通縮。但為防止物價較快反彈,貨幣政策很難大幅度放松,政策放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降準可以預期,下半年很可能再有一次降息。”
對于具體的投資品種,沈毅看好下半年信用債的投資機會。他認為:“雖然今年以來債市上漲幅度較大,但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速下滑與經濟轉型過程相伴隨,同時房地產、資源品等市場也存在一些投資困擾,大量追求固定收益的資金將涌入債市,那些資質不錯,收益率又相對較高的信用債投資產品,可能還會受到追捧。值得注意的是,發信用債的企業是有差別的,在一個行業里面,兩個生產完全相同產品的企業,信用資質有可能會差很多,堅持基本面研究尤其關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