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浙粵深今年可自行發7年期債券
延后地方政府還款壓 力,保證其在建項目建設
去年開始的滬浙粵深自行發債試點迎來新債券品種。
中國財政部昨日公布,已于5月8日下發《2012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規定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繼續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但和去年不同的是,在發行品種上,除了三年和五年期,新增了七年期品種可供選擇,規定每種期限債券發行規模不得超過本地區發債規模限額的50%(含50%)。
所謂地方政府自行發債,是指試點省(市)在國務院批準的發債規模限額內,自行組織發行本省(市)政府債券的發債機制。財政部去年末曾首批試點滬浙粵深四地的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由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
利于地方政府低成本融資
《辦法》規定,試點省(市)發行政府債券應當以新發國債發行利率及市場利率為定價基準,采用單一利率發債定價機制確定債券發行利率。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利率的招投標以債券發行前1-5個工作日國債利率為基準利率進行參考。比如,2011年11月15日上海市政府債券招標結果顯示,三年期票面利率3.1%,五年期利率為3.3%,同期國債利率分別為3.13%、3.34%,利率水平近乎相同。
據Wind最新數據,中國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曲線顯示,目前三年期利率為2.93%,五年期的為3.09%,七年期的為3.37%:“期限利差差距不大,是財政部選擇此時推出七年期債券產品的直接原因。”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說。
或擴大自行發債規模
《辦法》顯示,上述試點省市發行政府債券實行年度額度管理,全年發債總額不得超過國務院批準的當年發債規模限額,規模限額當年有效不得結轉下年。
而今年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有所擴大。2011年中國地方政府共計發行了2000億元的債券,其中財政部代理發行1771億元,滬浙粵深四地自行發債額229億元。分別為上海71億元,深圳22億元,廣東69億元,浙江(不含寧波)67億元。
《2011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草案報告》顯示,今年根據地方預算初步安排情況,中央代地方發債2500億元,比2011年增加500億元。
盡管到目前為止,地方政府還未自行發債,但上述分析人士預計規模將擴大。據廣州媒體報道,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5月11日透露,今年國家已經下達指標,給廣東86個億的地方債發債額度,比去年69億元的額度增加17億元。廣東省財政廳表示,因地方債屬預算內管理,要人大調整同意預算以后才能夠發行,走完所有程序最終會確定并宣布招投標細則。
資料顯示,去年71億元的上海地方政府債券資金重點用于完成在建項目,并被限制用于新上項目。廣東2011年募集資金也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貫徹中央擴大內需項目的地方配套以及部分省重大項目。
盛宏清表示,估計今年的募集資金用途跟去年差不多,主要用于配合保障房等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周期。
顯見的是,今年受樓市調控影響,廣東部分市場土地出讓遇冷,而土地出讓收益又是保障房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以廣州為例,去年廣州市本級土地出讓金收入計劃從502.5億元下調近百億至399億元。但去年廣州市十區土地一級市場土地成交總成交金額256.49億元,與計劃仍相差一百多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