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私募債交易平臺最快5月底模擬運行
記者近日從多家券商了解到,為配合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在固定收益交易平臺中推出實時逐筆非擔保交收功能,該項功能將在近日組織券商參與培訓,最快5月底投入模擬試運行。
華東某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表示,該功能正式上線后,中小企業私募債主承銷商將通過固定收益交易平臺向投資者交割,投資者也可利用該功能實時對持有的私募債進行交易。
“這個系統對私募債的流動性意義重大,我們也希望能夠盡快模擬運行,讓券商能夠熟悉這個系統,也便于向潛在投資者介紹。”該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本周上交所會組織券商有關人員參加關于這個系統的培訓,預計將在5月底至6月初模擬試運行。”
目前,上交所固定收益交易平臺僅向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交易商開放。上述實時逐筆非擔保交收功能上線后,固定收益交易平臺未來也可向券商經紀業務客戶開放。
據介紹,根據已向券商散發的《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辦法》(下稱《試點辦法》)草案,在上交所發行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均可購買,持有賬戶數合計不得超過200戶。其中,個人投資者資產規模應在500萬以上。深交所則暫時未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中小企業私募債。
草案中,目前對發行企業的凈資產及利潤水平均沒有硬性規定,發行規模也不受證券法中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40%的規定。但出于風險控制及利于銷售的角度考慮,券商在制作內部發行方案的過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對發行企業的財務數據要求。
華東某券商目前制定的中小企業債發行方案中,就增加了發行人最近一年末凈資產不低于5000萬;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5%;發行人最近一年盈利等針對財務數據的具體條款。
“這主要考慮到中小企業私募債是新生事物,有發行意愿的中小企業很多,但市場需要一定時間接受。”某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這樣表示,“所以一開始我們更傾向于選擇更加穩健優質的企業發行,這樣也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認同。”
同時,多家券商也對發行規模作出了自己的限定,普遍傾向于將發債規模控制在公司凈資產的70%以內。
此前有媒體報道,中小企業私募債將不需要評級,出具意見的注冊會計師和律師也不需要具有證券從業資格。業內人士表示,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券商對此多持保留意見,最新的《試點辦法》中仍將要求為發行企業出具審計意見的注冊會計師具有證券從業資格。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