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4日進行700億元7天、500億元14天、300億元28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55%、2.70%、2.85%,均與上次持平,未跟隨美聯儲“加息”。鑒于當日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自此全天凈投放700億元。
14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1.75%至2%的水平,符合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決議聲明顯示,預計2018年還將加息2次,2019年料將加息3次;撤銷5月份決議聲明中關于“聯邦基金利率仍將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利率在當前低位”的表述。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未來美聯儲加息進程中,我國不會每一次都亦步亦趨,而是根據國內經濟情況的變化確定政策利率水平。
而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 “從外部環境看,中美利差約70BP,仍然處于較舒適區間,中美利差合理水平降低了跟隨美聯儲加息的緊迫性;而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走弱和外匯占款變動穩定,進一步降低人民銀行加息的必要性。”
事實上,月初以來,市場資金面恢復寬松,央行因此降低了公開市場操作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6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15萬億元,同比多增405億元。
記者11日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即日起,將在江蘇省泰州市和浙江省臺州市開展取消企業銀行賬戶開戶許可證核發的試點工作,試點地區的企業開立基本存款賬戶調整為備案制。
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促進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在上周五宣布適當擴大MLF擔保品范圍的基礎上,央行6日開展MLF操作4630億元,對沖到期后MLF余額新增2035億元,無逆回購操作。
今年以來,央行嚴厲打擊支付亂象,規范市場秩序。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超范圍經營跨境支付業務、未按規定審核接入商戶背景、未按規定審核客戶身份信息、超交易限額辦理跨境支付、未按規定采集業務訂單信息以及未按規定報送異常情況報告等涉嫌違規問題遭到央行重罰。
6月1日央行宣布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以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并促進信用債市場健康發展。
5月最后一天,央行繼續“放水”支持資金面。為對沖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央行周四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200億元逆回購操作。
自博鰲論壇宣布大幅放寬包括銀行業在內的市場準入后,中國人民銀行和各金融監管部門明確了下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措施接連落地。
記者24日從央行官網了解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社會資金交易規模不斷擴大,支付業務量穩中有升。其中,非銀支付2018年第一季度交易筆數、金額再創新高,筆數突破1000億筆,金額突破5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00%和93.15%。
互聯網黃金新規來襲,還能隨意投資黃金嗎?5月8日,記者從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獲悉,央行下發《互聯網黃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擬從金融機構、互聯網機構資質、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等多個角度進行規范。
目前,一些第三方APP顯示,可以查詢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官網在首頁醒目位置用紅色字體標注“安全提示
央行征信中心的網站上,也用紅色字體標注:“安全提示:征信中心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應用程序(APP)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敬請廣大用戶注意。”
最近一年,一些手機APP開始在朋友圈賣力推廣,號稱不用跑銀行排隊等候,在手機上下載個APP應用,就可以查詢自己在央行征信系統中的個人信用報告。
在經歷了5個多月的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接受來自市場近2000條修改意見后,央行、證監會等4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新規明確了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
央行26日(周四)開展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天有2500億元逆回購到期,自此,全天凈回籠1500億元。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置換MLF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限制了此次降準釋放資金規模,資金面的修復需要一定過程,但趨于好轉的方向是明確的。
如銀行核查的是個人已向公安機關申報丟失的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將反饋“證件已掛失”;——銀行如果無法確切判斷客戶出示的居民身份證為掛失、失效證件,或者非居民身份證件為虛假證件的,將區分情形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