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去年清退ICO后加密代幣行業出現的“境外發行、境內人員參與集資和交易”等新形態,央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4月10日在第一財經撰文劃出“紅線”并強調,虛擬貨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同時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強化對各類虛擬貨幣的監測監管,應進一步強化加密代幣監督管理和抓緊建立互聯網積分管理框架等措施。
伴隨著世界各國開始對數字貨幣的探討和監管介入,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近期走入熊市。截至4月10日下午4:30左右,某行業App顯示,至少有30種代幣24小時內跌幅超過20%,而比特幣、以太坊分別報42578元、2509元,較此前的最高點均已跌去大半。
“某些跨平臺運作、在局部范圍內被普遍接受的互聯網積分,以及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加密代幣,脫離實體經濟獨立產生,借數字經濟、區塊鏈技術等名義,為洗錢、恐怖融資、規避外匯管制提供便利,甚至以‘幣’之名、行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之實?!蓖跣旁谖闹姓f,“如果放任自流,將對國家貨幣流通秩序、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乃至金融穩定造成較大危害?!?/font>
王信援引學者分析指出,近四分之一到一半的比特幣使用與非法活動有關?!叭ツ瓯l的病毒勒索就要求支付比特幣?!彼麑懙溃捌浯?,加密代幣和互聯網積分成為非法集資、傳銷和詐騙的工具,已爆發案件的有萬福幣、克拉幣、五行幣等,涉案金額從數億元到數十億元不等?!?/font>
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向消費者提示了相應的風險:如去年6月央行貨金局就曾發布提示稱,目前市場上所謂“數字貨幣”均非法定數字貨幣,所謂推廣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行為可能涉及傳銷和詐騙。
值得留意的是,對于去年清退ICO后出現的新的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王信也劃出了“紅線”。他指出,目前,市場中出現不法人員在境外發行加密代幣,吸引境內人員參與集資和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繞過境內監管開展離岸交易和非法集資,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應采取措施及時予以遏制。
他還提到,加密代幣易被用作投機炒作工具,不法分子自建交易場所或自稱代理境外交易場所投資、自創發行虛擬貨幣,通過ICO、IFO(首次分叉發行)以及IMO(以礦機為核心發行代幣)、IEO(以交易所為核心發行代幣)、BCH(比特幣現金)等等缺乏實際應用場景的代幣募集,大搞虛擬貨幣融資和狂熱炒作。
2018年1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曾發文并點名指出,以IMO模式發行的“虛擬數字資產”,包括鏈克、流量幣、BFC積分等。以迅雷“鏈克”為例,發行企業實際上是用“鏈克”代替了對參與者所貢獻服務的法幣付款義務,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
此外,對于互聯網積分,王信也提出了“禁止掛鉤人民幣,絕不能和人民幣進行雙向兌換”、“互聯網積分的使用范圍須在平臺內部”、“消費者之間不能相互轉讓”等具體思路。(記者 宓迪)
2018年3月28日,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月3日,央行公布的一篇工作論文中也提到,“央行數字貨幣有利于負利率政策的實施。”
央行日前宣布,將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證件信息核查—— 自2018年4月9日起,在天津市、山西省、福建省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核查試點工作;
據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披露,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因多項違規,被判處罰款18萬元。據了解,支付寶違規具體在三方面,首先是客戶權益方面:金融消費者知情權保障不充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保障不充分。
丟失身份證將再也不用擔心,央行出大招!央行日前宣布,將開展失效居民身份證信息和非居民身份證件信息核查。
如銀行核查的是個人已向公安機關申報丟失的居民身份證,聯網核查系統將反饋“證件已掛失”;——銀行如果無法確切判斷客戶出示的居民身份證為掛失、失效證件,或者非居民身份證件為虛假證件的,將區分情形進行處理。
央行20日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受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周二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因當日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單日凈回籠資金400億元。
中國央行對國內銀行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開出巨額罰單。央行對平安銀行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約304萬元,并處罰款約1031萬元,合計處罰金額1334萬元。
央行今天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31.4%的居民預期“上漲”,48.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9.9%的居民預期“下降”,10.5%的居民“看不準”。
央行今天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31.4%的居民預期“上漲”,48.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9.9%的居民預期“下降”,10.5%的居民“看不準”。
央行于3月15日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31.4%的居民預期“上漲”,48.2%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9.9%的居民預期“下降”,10.5%的居民“看不準”。
央行14日公告稱,受對沖稅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周三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為7天品種300億元,28天品種200億元,中標利率持平于前期。
如今,使用微信、支付寶掃碼付款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然而你知道嗎?用微信、支付寶等應用掃碼付款將正式迎來額度限制。
考慮到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退繳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操作可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央行3月5日沒有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由于周一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自此全天實現千億凈回籠。
央行22日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穩定,周四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央行13日公告稱,考慮到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銀行體系流動性將受到稅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臨時準備金動用(CRA)部分到期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繳存等因素影響,加強預調微調,于2月13日開展1年期MLF操作3930億元,中標利率3.25%,與此前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