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企業正頻遭押金信任危機。11月30日,有媒體報道稱“摩拜和ofo小黃車兩家企業資金告緊,已經開始挪用用戶押金填補缺口”,不過,兩家企業迅速發聲回應。記者注意到,押金安全已成為共享單車行業面臨的一個焦點問題,共享單車推廣免押金模式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兩企業緊急回應:“可隨時退押金”
被曝出挪用押金后,摩拜方面發聲明稱,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摩拜單車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對于網絡上出現的惡意詆毀和造謠,摩拜單車將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用戶導向是摩拜單車的價值觀之一,自成立以來,摩拜單車始終把保障用戶押金安全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并確保用戶可隨時退押金。”摩拜稱。
ofo小黃車回應稱,目前公司各項業務有序運轉,ofo自創立之初就嚴格保障用戶押金安全,并設置了便捷順暢的退押金流程。目前,用戶通過官方APP、客服電話等渠道均可順利退還押金。
仍有用戶稱“遲遲收不到錢”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摩拜和ofo對押金問題進行了緊急回應,但是仍有用戶反映遲遲收不到退還的押金。
從多位摩拜用戶近期申請退押金的經歷來看,退押金時出現了三種情況,一種是“秒退”;有的提示“2至7個工作日到賬”;還有一種情況是,顯示退款了,錢卻遲遲沒收到。
摩拜在其APP用戶指南中提示,正常情況下隨時可申請退還押金,摩拜收到退款申請后會立即辦理退款手續。押金通常在2-7個工作日退回原支付賬戶,但具體到賬時間會根據不同支付方式而有所差別。
余額退款流程復雜
除了押金,余額的退款流程則更為復雜。記者發現,摩拜和ofo的APP均沒有余額退款按鈕。摩拜單車用戶指南中顯示,充值車費余額可以退還,但需要發送郵件,并且要提供注冊手機號碼、姓名和單筆余額充值流水號。
ofo的APP內則提示,余額可申請退還,余額申退后活動贈送金額即刻歸零。可與在線客服聯系(部分地區用戶可直接申請退余額)。退款會在3個工作日內原路退還至支付賬戶。”
記者還注意到,摩拜退押金時會提示,退押金月卡即失效。對此,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對中新網表示,退押金則月卡失效,這是對退押金設置限制,意在阻止用戶退押金,這單方排除了消費者的權利,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應屬于霸王條款。
免押金呼聲日益高漲
“共享單車很方便,我基本上每天都在用,但就怕押金退不出來。”有用戶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為了保險,現在他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試著把押金退出來,就為看能不能順利退款。“就是麻煩了點,要是能免押金就好了。”
交通部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全國共享單車企業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600萬輛,注冊人數超過1.3億人次,累計服務超過15億人次。
目前,“能否順利退押金”已經成為共享單車行業關注的一個焦點。尤其是近期,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已出現退押金難的情況,再加上共享單車用戶眾多,輿論關注很高。
在此背景下,共享單車免押金呼聲越來越高。早在8月3日,交通部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免押金,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企業已開始試水免押金
目前,已經有企業試水免押金。據不完全統計,包括ofo在內,很多共享單車和芝麻信用達成合作,只要用戶芝麻分達到一定標準就可免押金騎行。
ofo方面稱,為了保證更好的用戶體驗,已經在25個城市聯合芝麻信用為用戶提供免押金騎行服務。
11月19日,廣州的用戶可以憑借騰訊信用分申請摩拜免押金。騰訊信用分高于630分即可成功申請摩拜免押金。
11月22日,芝麻信用宣布,在初期先行投入10億,通過引入保險、運營鼓勵等多種方式,推動更多商家向信用好的用戶免收押金。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對中新網表示,押金對商家有利,但是把風險留給了消費者,消滅押金,推行信用免押,是唯一治本的方法。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此前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從用戶角度上看,肯定希望免押金;但是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收押金理所應當,但關鍵押金要透明,用戶需要時能及時退還。(吳濤)
共享單車的誕生,方便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然而,停車混亂也影響了部分市民的體驗。
要獲得融資,一要會講故事,二要有用戶數量,三最好有輿論關注。于是,你會發現2017年整整一年,共享單車行業的新聞幾乎從未斷過。
一旦消協提起公益訴訟解決“退押難”,效果應當好于個體消費者打官司。公益訴訟能夠讓所有共享單車企業看到,在一個個弱勢用戶的背后,站著一個強大的組織。
平臺經濟中的押金具有群體大等特殊性,并不是一個小問題,不能依靠企業自己的“自覺”,亟待有關部門多加監管,而這也是共享單車等平臺經濟健康良性發展的基本前提。
共享單車企業倒下之后受到影響的還有供應商。據媒體報道,目前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余家供應商。此外,報廢后的共享單車怎么回收、回收后如何處理,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押金難退只是共享單車企業倒下之后面臨的一個問題,供應商找誰要賬、報廢的車輛誰來管也是十分棘手的問題。
騎車看風景,還能順便買買買。被譽為“新四大發明”的共享單車擴大了商圈的消費半徑,將原先獨立的商圈串聯組成了“商圈鏈”。
分析人士指出,出現“退費難”,一方面是由于共享單車押金本身定位不夠清晰,用途不夠規范;另一方面各地共享單車平臺增長過于迅猛造成的供過于求,也為一些平臺經營企業帶來了壓力。
近期,酷騎、小藍等多家共享單車用戶在申請退還押金時遭遇“退費難”現象,引發了海內外廣泛關注。
出現“退費難”,一方面是由于共享單車押金本身定位不夠清晰,用途不夠規范;另一方面各地共享單車平臺增長過于迅猛造成的供過于求,也為一些平臺經營企業帶來了壓力。
“當晚內心很沉重,在評估這場戰打得贏打不贏。之前跟大家說要成為行業前三家,以為有半年時間窗口,結果其實是已經晚了。”雷厚義稱。
復盤整個項目,在盈利、運營等爭議之外,資本成為一把懸在所有小玩家們頭上的利刃。項目短期難盈利,大機構看不上,小機構玩不起,雷厚義表示,“共享已被玩壞了,這個商業的本質就是壟斷。”
共享單車的冬天似乎比今年的冷空氣來得更早,一大批跟風而進的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閉、停擺。之前有悟空單車、町町單車等相繼倒閉,近期又有小藍單車突然“掉鏈子”,被坊間熱傳資金陷入危機無法續命。
小藍單車成為近期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中“最大牌”的一個。而這一曾被市場稱作是第三大共享單車品牌企業的倒下,對整個共享單車市場來說無疑具有著強烈的象征意義。
今年2月份,冬末初雪時,小藍單車在帶著4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落地北京。那天,小藍單車聯合創始人李剛感慨:“小藍終于加入到了決戰‘紫禁之巔’的戰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