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私募基金迎資管新規
科創投資獲支持 杠桿套利空間收窄
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統一同類資產管理產品監管標準,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更好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指導意見》如若實施,將會對我國未來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產生深遠影響。證券私募方面,分級基金受到限制,違規高杠桿套利將成過去式;股權和創投私募方面,隨著穿透式監管的持續,違規關聯交易的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加杠桿套利空間收窄
“《指導意見》中關于分級產品的規定比之前的八項規定更嚴了,新增了‘投資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比例超過50%的私募產品’不能進行份額分級,這意味著以后純粹做股票、債券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券商資管、基金專戶不能分級了。”星石投資首席執行官楊玲表示。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的征求意見稿,被認為是史上最嚴資管新規。業內人士指出,資管新規除了對券商資管、銀行理財、基金專戶及子公司、信托業等影響較大外,分級基金等也將受到不小沖擊。
實際上,分級基金的優先級可以讓原本不具備投資資管產品資格的錢間接流入資本市場,為私募基金提供了操作空間。“資管新規對杠桿管理的更加精細,更加嚴格,使得通過加杠桿而獲取盈利的業務模式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窄。”楊玲表示。
在北京某股權私募人士看來,去杠桿打擊的是短線套利,對服務實體經濟的VC/PE影響不大。“VC/PE私募基金管理人嚴格上講不是《指導意見》直接規制的對象,但在未來統一監管的趨勢下,《指導意見》預示著未來私募基金行業的監管走向。”該私募人士表示。
記者注意到,與去杠桿相對應,《指導意見》明確了對科創領域價值投資的支持。根據《指導意見》的規定,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支持國家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建設、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領域;鼓勵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資產管理產品募集資金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和降低企業杠桿率。此外,私募基金資產管理產品不得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禁止進行債權和股權投資的行業和領域。
完善關聯交易監管
近年來VC/PE等私募機構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各種違規關聯交易也時有發生,《指導意見》從大的方向上明確了對關聯交易的監管。
根據《指導意見》,金融機構不得以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與關聯方進行不正當交易、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包括但不限于投資于關聯方虛假項目、與關聯方共同收購上市公司、向本機構注資等。
此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投資本機構、托管機構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與其有其他重大利害關系的公司發行或者承銷的證券,或者從事其他重大關聯交易的,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審批機制和評估機制,并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
據清科數據顯示,在并購市場,當前VC/PE支持的并購規模持續增長,投資方仍然是并購的重要推動力。2017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并購高達1000起,涉及的資金規模超過7700億元。業內人士指出,在穿透式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背景下,未來對違規關聯交易的嚴監管態勢將持續,VC/PE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信息披露料將更加嚴格。
記者注意到,資管新規并非“一刀切”,而是采取了“新老劃斷”,確保平穩過渡。根據新規,金融機構已經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自然存續至所投資資產到期。過渡期內,金融機構不得新增不符合《指導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的凈認購規模。過渡期自《指導意見》發布實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過渡期結束后,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按照《指導意見》進行全面規范,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者續期違反《指導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記者 劉宗根)
對以下2家私募銷售機構采取行政監管措施:上海好買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武漢財富基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還對9家……
江門企業家老譚沒有料到,其在光大銀行珠海分行營業部購買的3000多萬元理財產品竟血本無歸。深圳中匯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匯盈信九號”募資用途為向縱橫天地電子商旅服務有限公司發放貸款。
近半年來,私募發行不斷上演各種發行“神話”,從新晉私募半年發行7只產品,到明星基金經理產品一日售罄,再到本月17日創勢翔10分鐘大賣超2億。這種牛市跡象既包括上市公司股東不斷通過定增增持自家股份,也包括明星公募基金經理不斷流失,自己“下海”成立私募公司蔚然成風。
“今年在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方面,要大力發展私募市場。具體而言,一是進一步完善和整合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提升常態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的工作效率和各項差異化服務水平。
監管部門針對現階段私募產品混亂的營銷形式給出更嚴格的管理措施。根據證監會的解釋,包括私募基金、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等金融機構所從事的私募基金業務,其營銷方式都將被納入監管的行列。
9月11日,記者從河南證監局獲悉,截至8月底,我省共有1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登記,10只私募基金完成備案,管理規模達18.51億元。省內一家私募基金的負責人認為,《辦法》的及時出臺將更好地保護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對規范行業發展意義重大。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新三板”)迎來首只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北京同創九鼎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掛牌。
從2009年到2013年,藝術品信托在中國經歷第一個五年,在2011年達到高峰,但很快在2012年至2013年迎來拐點。事實上,國內運作私募藝術品基金逐漸取代了大規模的藝術品信托產品,1億元以內的小而精的藝術品基金浮出水面。
昨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首批完成登記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名單,50家私募機構成法律意義上的金融機構。
主要參與定向增發的事件驅動策略私募目前數量共33只,2013年也整體盈利,平均收益率26%,最賺錢的博弘數君旗下產品收益率亦有53%。相對而言,債券類私募在債市的大跌下表現黯淡,11只產品中有3只出現虧損,盈利的亦不超過兩位數。
春節以來,股市整體處于震蕩下跌狀態;截至一季度末,大盤已經跌回到去年年底點位以下。進入4月份以來,大盤陷入震蕩調整狀態,此前表現不錯的醫藥股,也開始經歷調整,這將直接影響陽光私募的業績排名情況。
私募發行往往和股市呈正相關,今年以來隨著市場反彈而回暖的私募發行市場上,老牌私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成立了61只陽光私募(包括子信托性質產品),其中包括了景林、中國龍、明達等老牌私募的身影,有的甚至已經發行了兩款產品。
私募發行往往和股市呈正相關,今年以來隨著市場反彈而回暖的私募發行市場上,老牌私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成立了61只陽光私募(包括子信托性質產品),其中包括了景林、中國龍、明達等老牌私募的身影,有的甚至已經發行了兩款產品。
史上最短命私募產品“沐雪巴菲特一號”糾紛在牽出一系列“案中案”的同時,也牽出私募基金業和信托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根據江蘇沐雪的描述,其發現湖北精九在管理資產單元期間,下達指令使用7000萬元信托資產購入了多倫股份。
史上最短命私募產品“沐雪巴菲特一號”糾紛在牽出一系列“案中案”的同時,也牽出私募基金業和信托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根據江蘇沐雪的描述,其發現湖北精九在管理資產單元期間,下達指令使用7000萬元信托資產購入了多倫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