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規劃圖規劃圖 近日,從平頂山市政府獲悉,國內中部地區首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已確定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高新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將超過20億元,占地500多畝。科技園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大型物聯網創新產業基地,功能覆蓋互聯網信息技術、礦山安全信息預警技術、智慧城市應用、智慧地下管線技術等領域。
規劃圖
規劃圖
規劃圖
近日,從平頂山市政府獲悉,國內中部地區首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已確定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高新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將超過20億元,占地500多畝。科技園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大型物聯網創新產業基地,功能覆蓋互聯網信息技術、礦山安全信息預警技術、智慧城市應用、智慧地下管線技術等領域。
上海交大科技園依托上海交通大學產研院的科技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的優勢將高科技產業整體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構筑以科技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創新源泉之一,是一流大學實現社會功能和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平臺。本著“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興科技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歷史使命,平頂山科技園項目的順利落地,勢必會改變平頂山市對傳統高耗能產業的依賴,產業結構也會逐漸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功能轉移,帶動形成計算機、網絡與通訊、集成電路、軟件、光電子、互聯網、電子商務、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等產業群,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器。
當記者問及科技園項目建設的意義時,科技園總裁張總這樣描述到:“企業通過總部、研發、營銷等與生產制造或分支機構在不同空間的布局實現資源再配置收益。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資源配置方式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企業通過把生產制造功能在土地、能源、材料、勞動力等常規資源成本較低的區域配置,將研發、營銷、融資、戰略管理等總部功能在人才、信息、技術等戰略資源密集的總部經濟集群配置,形成一種新的資源配置模式,實現了資源在企業層面上的空間優化配置。科技園正是基于這一理念在鷹城不斷發展壯大。”談及科技園的發展愿景,張總分三點對此作了闡述,首先通過發揮上海交通大學為首的知名大學人才、學科和技術優勢,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孵化科技型企業,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如物聯網技術,智慧城市應用產業,使之真正成為智能化、產業化、人本化?為一體的綜合型的智慧化示范園區、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示范高地;其次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礦業大學、武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作為科技支撐,致力于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孵化,打造國家級“政用產學研”基地,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成長企業加速器、博士及海歸創業園;最后將物聯網、電子商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與區域產業和城市功能完善結合起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片區的形象和功能;加大統籌設計,解決好開發過程中土地和財稅的相關矛盾,發揮市區兩級政府積極性,完善配套政策、實現整體效果。
國內科技園建設已經方心未艾,并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耀眼的亮點。平頂山科技園迎合了當今知識經濟、創新、分工協作、信息化等產業發展的特點和潮流,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在服務方式上從簡單粗放的管家式經營向深入細致的智能式拓展轉型,在服務內容上充分利用當前最先進的物聯網和各種探測傳感器等技術,結合平頂山當地的產業結構定位和多方資源優勢,向進駐企業提供:科技人才、孵化資金、優惠政策、智慧化辦公、高尚生活等全新的管理服務理念。(通訊員 趙九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