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建信用信息平臺 9萬家企業誠信度網上可查
截至目前,鄭州市已出臺地方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10余件,明確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工作措施和保障機制等。市人社局、市建委、市房管局等28家單位及各縣(市、區)出臺了有關誠信建設的制度性文件,全市誠信建設制度體系基本成型。
同時著手對2007年出臺的《鄭州市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新增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和監管制度,加強對市場信用服務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
平臺搭建
9萬家企業“信用”網上可查
我市在多年運行和不斷升級的基礎上,成功建設“鄭州市社會信用信息綜合管理平臺”,為信用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該平臺(一期)共包括信用網站(鄭州信用網)、企業信用申報、成員單位信用數據共享、綜合辦公、信用評價等五個子系統。目前共有40家成員單位向鄭州市信用數據庫提供134個分類的1182項指標信息,信息總量達110萬條,覆蓋9萬多家企業和注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等重點人群。
重點突破
建成全市餐飲企業監管系統
在持續開展“文明經營”“誠信做產品”創建活動的同時,鄭州市選取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程度高的食品行業作為突破口,著力解決企業失德失信問題。一方面,通過各種媒體、公益廣告、道德講堂、大型宣傳活動等方式在全社會倡導“經營者誠實守信,消費者文明節約”的理念。另一方面,對餐飲服務企業施行量化分級管理和信息化監管,不僅完成了全市餐飲信息化監管系統平臺搭建、人員技術培訓、數據錄入等工作,而且為各縣(市、區)初步解決了一線執法裝備,成功打造了中原萬達廣場等16條文明誠信餐飲示范街。
紅黑榜單
曝光企業失德失信現象
制訂企業誠信“紅黑榜”制度,各執法部門聯合行動,嚴查假冒偽劣、摻雜摻假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曝光失德失信現象,加強日常性監督和執法,保持對假冒偽劣、不法經營的高壓態勢。
鄭州市社會信用服務中心對包括辦公機具協議供貨、公務接待等12個項目的1200多家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進行了信用評價,免費出具信用報告,在政府采購招投標過程中予以采用。通過這些措施,在全社會形成“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的良好局面。
在9月9日召開的河南省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會上,記者獲悉,鄭州市多舉措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成效顯著。通過建立誠信經營數據庫,完善誠信商戶檔案,發布企業誠信紅黑榜,開展評優評先活動,推出誠信示范企業、街區門店、窗口單位和信用農戶等誠實守信典型等措施,我市正逐步形成“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的良好局面,企業誠信度、美譽度持續上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