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藥業退市絆腳石:補償款或成吸并最后關卡
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醫藥,600056)吸并河南天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方藥業,600253)將接近尾聲。
6月7日,中國醫藥停牌并發布公告,將通過上交所向此前在并購天方藥業過程中,對并購異議的天方藥業股東提供收購請求權申報服務。當日,中國醫藥相關負責人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是為了履行此前的收購承諾,確保中國醫藥收購天方藥業過程中對股東的公正性。
幾經波折,中國醫藥吸并天方藥業在法律層面最終塵埃落定,但近期在整合過程中因天方藥業的搬遷補償款和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通用集團)“答應”30億增資問題,或將成為中國醫藥吸并天方藥業最后的懸念。
收購接近尾聲
通用集團將告別旗下上市公司同業競爭的現狀,醫藥板塊整體上市在即。
“公司收到證監會的批復后,已開始對天方藥業進行整合,不出意外,最快預計3個月就能整合完成。”6月7日,通用集團和中國醫藥兩方相關負責人分別告訴本報記者。
相關資料顯示,天方藥業始建于1969年,2000年12月天方藥業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天方藥業共生產11個類型366個品種、規格的產品,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集科、工、貿于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其實,6月3日,中國醫藥、天方藥業曾雙雙發布公告稱,公司于5月3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中國醫藥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天方藥業的批復。
6月7日,通用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次中國醫藥吸并天方藥業,希望能實現1+1大于2,優化中國醫藥的醫藥工業板塊,而中國醫藥的工商貿板塊產業鏈協同效應將提高,“通用系”醫藥板塊競爭力將整體提升。
據記者了解,中國醫藥目前有三大板塊,分別是工業板塊、商業板塊和國際貿易,此次吸并在原料藥、抗生素、心血管等領域占明顯優勢的天方藥業后,中國醫藥即將成為繼國藥(600421)、華潤醫藥、上藥(601607)和廣藥(600332)集團之后又一個巨頭。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醫藥吸并天方藥業后,不但中國醫藥藥品文號將擁有700個,而且整合后醫藥工業在公司的收入占比將由4%升至17%。
而在中國醫藥醫藥商業領域,收購天方藥業后,中國醫藥的國內醫藥網絡優勢也將凸顯。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此次合并前,中國醫藥在北京、廣東、河北、江西和新疆等地區醫藥商業市場占有率已位列前三,其醫藥商業板塊2012年營收同比更是勁增40.13%。天方藥業并入后,業界普遍預計,新中國醫藥在河南地區的商業也將處于領先地位。
事實上,中國醫藥吸并對其自身“大補”的天方藥業并非一帆風順。
據記者了解,去年9月,中國醫藥首次向天方藥業以換股0.31∶1的比例,即中國醫藥的換股價格20.64元/股,天方藥業的換股價格6.39元/股,同時還附加同意賦予天方藥業的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等方案吸并天方藥業,意外的是,天方藥業卻獲54%的贊成票,致使并購暫時擱淺。
而在二次投票過程中,通用集團為促使中國醫藥和天方藥業“牽手”成功,多次與天方藥業中小股東、中小投資者和企業投資者溝通和接觸,最終促使中國醫藥和天方藥業“聯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