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去年凈利潤逼近30億元
雙匯發展日前宣布,從2010年開始啟動的資產重組交割手續已經全部辦理完畢,受重組完成等因素的推動,雙匯發展201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達到28.5億~29.6億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雙匯已經走出2011年“瘦肉精事件”的陰影,銷售渠道優勢明顯,行業老大的位置較為穩固。
雙匯發展2012年基本每股收益約2.59~2.69元,與上一年度的每股1.18元相比也大幅增長一倍以上,對于凈利潤的大幅增加,雙匯發展稱:“2012年,公司原輔材料成本下降,產品產銷量及毛利率水平較上年同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預計將對公司2012年度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顧問馮永輝表示,去年5月到10月將近半年的時間里,國內生豬的價格保持低迷的態勢,在每斤7元左右的價位微幅波動,而每斤7元正是去年生豬養殖的成本價格。生豬價格較低,降低了成本,理論上對屠宰企業是好事,但是從中國生豬預警網的調查情況來看,去年一些屠宰企業盈利情況并不好。馮永輝說:“宏觀經濟不好,生豬價格低了,鮮肉的價格上不去,只賣鮮肉的屠宰企業還是賺不到錢;但是雙匯這樣的企業,除了銷售鮮肉,還做肉制品加工,附加值比較高,成本又低,利潤率反而高了;而且雙匯對銷售渠道的控制比較強,在西藏等地的一些小賣部,都能看到雙匯的火腿腸,能夠保證銷量?!?nbsp;
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此前告訴記者,除了自己連鎖店以外,雙匯在全國的加盟店在3萬家左右,另外與家樂福、沃爾瑪等大賣場也有合作。熟悉雙匯的人士稱,“瘦肉精事件”發生到現在近2年的時間里,雙匯市場份額完成了當初計劃設定的目標,元氣已經基本恢復。
上述人士說,雙匯發展凈利潤倍增的主要推動因素是大量重組資產的注入。根據此前公布的資料,雙匯集團將廣東雙匯、內蒙古雙匯、雙匯牧業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注入資產評估價值達到325億元,而且注入的資產主要為毛利率較高的低溫肉制品和化工包裝業務等。以2009年產量為例,注入資產低溫肉制品的產量為30.17萬噸,而雙匯發展僅為20.19萬噸,注入資產后,雙匯發展低溫肉制品產量因之可能擴大一倍以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