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旋風跌破增發價 募資7億換設備
“幾乎每天都在安裝新壓機。”一位人造金剛石行業內人士這樣向記者描述國內人造金剛石行業的現狀。
數據顯示,2001年的時候,國內人造金剛石年產量只有16億克拉,在10年后的2011年,這一產量已經達到了124億克拉。
11月9日,黃河旋風(600172)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募資7.74億元,用于投資高品級超硬材料單晶產業化項目,這一項目達產后,預計公司的現有產能將提升14.11億克拉。
目前,河南境內的中南鉆石、黃河旋風和豫金剛石(300064)三家公司已經成為全世界生產規模最大的三家人造金剛石公司。
在幾家公司爭相擴產的背后,是由于國內人造金剛石價格的不斷下滑,各家公司為了確保利潤率,不得不更換最新的生產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設備決定利潤
與國內人造金剛石產量急劇增長相對應的是,人造金剛石的價格10年來卻持續走低。根據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人造金剛石的價格已經從2001年的每克拉0.8元下滑至每克拉不到0.4元。
“其實現實當中的價格比這還低,我們現在的銷售價格只有0.3元左右。”安徽一家小型人造金剛石企業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
即便如此低的價格,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利潤率仍然能達到100%,其向記者解釋,在人造金剛石行業,原材料成本基本是固定的,除了葉臘石之外,其他原材料這幾年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因此,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最主要的辦法就是采用最新的設備。
相對而言,黃河旋風在這一點上感觸最深。
10年前,黃河旋風曾經是國內人造金剛石行業最大的生產商,然而10年后的今天,由于公司的部分生產設備陳舊,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已經開始嚴重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而目前國內人造金剛石的老大之位,也早已被擁有國企背景的中南鉆石占據。
對比目前已經在創業板上市的豫金剛石發布的2012年中期財務數據可以看出,其在人造金剛石產品上的毛利率高達47%,而從公司2009年上市以來,這一數字基本都保持在40%以上。相對而言,黃河旋風在2012年中期時的人造金剛石產品毛利率只有33.2%,此前也幾乎一直維持在30%左右的水平。
由于市場上原材料價格相差無幾,因此,導致兩家公司生產毛利率出現10%差距的關鍵原因就在于兩家公司的生產設備差異。
根據廣發證券行業分析師程振江所做的一份數據顯示,直徑560毫米的壓機單產只有70克拉,其中高品級率只有17%,算下來每克拉的成本在0.6元左右;相對而言,如果使用直徑1000毫米的壓機單產可以達到540克拉,高品級率達到50%,折算下來成本可以降至每克拉0.2元。
“這么多年下來,盡管人造金剛石價格持續走低,但是各家企業仍能維持毛利率,原因就在于更新設備,降低生產成本。”程振江認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