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雙匯聯姻生變 不樂觀的轉型
項目原地踏步
“(我們)沒有合作。”10月11日,在2012中國國際煤炭發展高層論壇上,山西焦煤集團董事長任福耀私下里對記者表示。但對于“沒有合作”的原因,任福耀不便多談。
四個月時間,人們還不足以淡忘山西焦煤進軍生豬屠宰業的新聞影響力。今年6月11日,由山西、河南兩地政府牽線,山西焦煤和雙匯集團簽署“生豬屠宰加工”合作項目的意向性協議。此項目選址在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計劃年屠宰生豬200萬頭,加工肉制品10萬噸,銷售額將達30億-40億元,項目力爭1年內建成投產。
“山西焦煤需要在產業上進行多元發展,以前做過飲食類的行業投資,我們有意向和雙匯進行合作。”當時山西焦煤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賈寶軍對記者表示。集團對外合作部負責人也曾對媒體稱:“合作沒有任何問題,項目一定會搞。”
但是對于如今項目生出的變故,截至發稿,賈寶軍始終沒有回復。更蹊蹺的是,集團新聞處一位人員稱,從來都不知道公司有這個項目。
“至今還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太原市陽曲縣畜牧局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現在雙方可能還在針對項目進行洽談,比如像項目選址這些基礎性問題。
經濟欠發達的陽曲縣,被稱作“太原之北大門”,公路交通便捷,但是在生豬屠宰及加工產業上,還是以小戶規模為主,“我們一直盼著雙匯趕緊來投資,帶動區域經濟。”
上述畜牧局人員稱,意向性協議達成后,雙匯曾兩次到陽曲縣進行考察。8月份,雙匯還發布一條招聘消息:根據市場拓展需要,雙匯鮮凍品事業部太原分公司特在陽曲縣城誠招區域經銷商一名。
但是在這期間,至少從公開消息上搜尋,山西焦煤還沒有事關項目的任何動作。6月份賈寶軍曾對記者反復強調,“這只是初步達成意向,即使簽約也沒有生成法律效應。”似乎就為今日的擱淺埋下了伏筆。
逢雙匯重組
面對山西焦煤的“冷落”,雙匯似乎并不在意,依然按部就班地推進各個跨省項目。但是最近四個月,雙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即資產重組。
“雙匯發展”是雙匯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根據重組方案,雙匯集團持有的德州雙匯、綿陽雙匯、武漢雙匯、雙匯肉業等11家公司100%的股權,以及其他肉業公司的大部分股權,等值注入到雙匯發展,注入資金約為261億元。今年7月30日,雙匯完成重組。
這次重組的意義在于,重點解決之前雙匯集團和雙匯發展之間的關聯交易問題,之前兩者存在重疊的業務板塊,有同業競爭的弊病。原雙匯集團副總經理、現任雙匯發展總裁助理劉金濤對記者說,重組后的雙匯發展,將專注于肉類產業發展,而雙匯集團將投入到非肉業的多元化投資領域。
這意味著,之前和山西焦煤達成意向協議的企業主體發生了改變,原先是雙匯集團,而今是上市公司雙匯發展,這就解釋了合作項目一度停滯的原因。
“現在山西焦煤繼續和雙匯集團合作已經不太現實,未來可以和雙匯發展聯手。”劉金濤解釋說,從雙匯發展的戰略出發點,項目不會因此擱淺,因為最初是意向性協議,也沒有必要重新簽。
據悉,除了山西陽曲縣項目,雙匯發展今年還有其他跨省項目正在推進,包括位于安徽蕪湖、廣西南寧、云南昆明等4個在建的生豬屠宰和肉制品加工項目,明年將有兩個項目實現投產。
值得注意的是,雙匯這4個項目均沒有引入戰略合作方,這就突出了雙匯和山西焦煤聯手的特殊性。資產重組交割后的雙匯發展市值超過600億元,對于投資額只有10億元的陽曲項目,應該不在話下。劉金濤說:“我們不排斥任何有合作意向的實體,但是作為肉類項目我們肯定是要控股的。”
在協議剛簽訂的時候,山西焦煤也希望在項目公司中多占一些股份,但賈寶軍曾表示:雙匯不希望我們把股份擴大。
股比問題成了唯一有跡可循的談判糾結點。雙匯劉金濤說,這是下一步的問題,現在談還比較遙遠。
不樂觀的轉型
對于年銷售收入1700億元的山西焦煤而言,如果在投資只有10億元的項目中不能占有更多的股份,那么這次非煤行業的嘗試就沒有太多的意義。
在焦炭市場不利的前提下,山西焦煤急需一些多元化投資來填補主業帶來的損失。集團董事長任福耀公開承認:“雖然公司借助煤炭黃金十年實現了快速發展,但今年以來遇到一些困難,主要是5月之后,焦煤市場急轉直下,價格大幅度下降。”
受此影響,山西焦煤業績出現大滑坡。其上市公司山西焦化8月份公布的2012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1.5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34.03萬元,同比下降83.04%。從目前形勢來看,三季度焦、肥、瘦精煤價格反彈的幾率不大。
聯手雙匯進軍肉業不一定是最優的選擇。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王元京認為,要觀察雙方經過一段資產重組結合之后,能否形成完整的盈利模式,然后開拓市場,最終形成品牌——這有大量的工作和大量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而從國家提出各行業的發展規劃中可以看出,國家希望焦煤這樣有代表性的企業,能順延鋼鐵業上下游產業鏈關系來做大做強,“搞大集團、大基地、大循環”是主流方向。
“國家沒有特別鼓勵焦炭企業往別的行業發展。”王元京認為,這種轉型不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況且食品行業現在產能也存在過剩風險,產業需要優化,外行企業能否彌補食品產業升級的弱勢,這個很難講。
從6月份簽署意向性協議至今,已經有四個月時間,山西焦煤與雙匯集團準備聯手打造的生豬屠宰項目,依然還處于原點。
相關新聞
更多>>